Array ( [id] => 400983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手足口病迎来高发期 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editor] => (编辑)林昱星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5-11 10:27:14 [createdby] => 10006 [createdip] => 112.54.37.33 [published] => 2025-05-11 09:30:02 [publishedby] => 10006 [modified] => 2025-05-11 10:58:08 [modifiedby] => 10054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662 [virtual_pv] => 404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cdv_type] => 0 [content] =>

立夏之后,随着气温攀升,手足口病即将迎来高发期。记者10日从福州各大医院了解到,已有不少孩子“中招”。

“每年5月至7月是该病的高峰期,近期的确诊病例正逐步增多。”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苏惠兰提醒,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5岁及以下儿童,家长要留心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若出现发热、口腔疱疹、皮疹等典型症状,需立即就医。

最近,福州20个月大的橙橙不仅嘴巴里长疱疹,手脚和臀部也起了不少疹子。“一开始精神还可以,就是变得不爱吃饭,连续三天一到晚上就发烧。我给孩子擦身子时,看到手心、脚心还有臀部皮肤出现点状红色皮疹,就猜到可能是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当看到孩子的症状后,橙橙妈妈急忙将孩子送到市二总院儿科就诊。

“引发手足口病的是一种肠道病毒,适合在2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生长,最近正值春夏之交,湿热的环境更便于病毒的复制和繁殖。”苏惠兰介绍,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患儿通常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天至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感染过一种病毒后,仍可能感染其他类型的病毒。因此,即使曾经患过手足口病,仍需注意预防。

据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通过其粪便、鼻咽分泌物、疱疹液和唾液等排出的病毒造成传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如玩具、门把手等传播,或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如何做好预防?苏惠兰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多为肠道病毒71型引起,2016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肠道病毒71型疫苗上市。该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可显著降低EV71病毒引发的重症及死亡风险。不过要特别提醒,EV71疫苗并非终身免疫,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样关键。

“虽然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特定病毒感染,但手足口病由多种病毒引起,因此日常防护不可松懈。家长应督促孩子勤洗手,尤其在进食前、如厕后,同时注意保持家庭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消毒儿童餐具、玩具等用品,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苏惠兰说。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10001\/202505\/ee8aaa87bc819f1660ec52b3849db7d0.jpeg","id":"2924479"}] [url] => /p/400983.html [all_pv] => 662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 [menu] => 226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505/ee8aaa87bc819f1660ec52b3849db7d0.jpeg ) 1

手足口病迎来高发期 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5-11 09:30   福视悦动  

立夏之后,随着气温攀升,手足口病即将迎来高发期。记者10日从福州各大医院了解到,已有不少孩子“中招”。

“每年5月至7月是该病的高峰期,近期的确诊病例正逐步增多。”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苏惠兰提醒,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5岁及以下儿童,家长要留心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若出现发热、口腔疱疹、皮疹等典型症状,需立即就医。

最近,福州20个月大的橙橙不仅嘴巴里长疱疹,手脚和臀部也起了不少疹子。“一开始精神还可以,就是变得不爱吃饭,连续三天一到晚上就发烧。我给孩子擦身子时,看到手心、脚心还有臀部皮肤出现点状红色皮疹,就猜到可能是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当看到孩子的症状后,橙橙妈妈急忙将孩子送到市二总院儿科就诊。

“引发手足口病的是一种肠道病毒,适合在2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生长,最近正值春夏之交,湿热的环境更便于病毒的复制和繁殖。”苏惠兰介绍,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患儿通常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天至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感染过一种病毒后,仍可能感染其他类型的病毒。因此,即使曾经患过手足口病,仍需注意预防。

据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通过其粪便、鼻咽分泌物、疱疹液和唾液等排出的病毒造成传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如玩具、门把手等传播,或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如何做好预防?苏惠兰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多为肠道病毒71型引起,2016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肠道病毒71型疫苗上市。该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可显著降低EV71病毒引发的重症及死亡风险。不过要特别提醒,EV71疫苗并非终身免疫,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样关键。

“虽然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特定病毒感染,但手足口病由多种病毒引起,因此日常防护不可松懈。家长应督促孩子勤洗手,尤其在进食前、如厕后,同时注意保持家庭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消毒儿童餐具、玩具等用品,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苏惠兰说。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