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395609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2024“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产业考察活动见闻 [editor] => (编辑)林昱星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12-07 10:23:16 [createdby] => 10006 [createdip] => 10.10.50.13 [published] => 2024-12-07 11:02:04 [publishedby] => 10006 [modified] => 2024-12-07 12:42:14 [modifiedby] => 10054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859 [virtual_pv] => 475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01939ed13031c00100009e47623c6783 [cdv_type] => 1 [content] =>

“海上福州”生动火热

——2024“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产业考察活动见闻

潮水翻涌激荡,新风扑面而来。6日,2024“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产业考察活动举办。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嘉宾一路沿着福州的海岸线参观,在火热的生产场景与生动的生活场景里,看见“海上福州”的强劲发展活力。

外宾在中船赛思亿(福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试驾”。记者 郑帅 摄

“电动船舶要怎么控制行驶方向”“操作起来是不是像开自动挡汽车”……走进位于连江经济开发区的中船赛思亿(福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不少嘉宾被精密的船舶操控中控板吸引,迫不及待上手“试驾”。随着操控拉杆被匀速抬起、按下,大屏上虚拟船舶的航行状态随之改变。

经略海洋,船舶装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作为新兴产业的电动船舶制造,是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

作为全省首家电动船舶产业制造型企业,赛思亿(福建)主要生产船舶相关的船舶电推系统、船用电池系统、电池集装箱等,并为科考船、工程船、客船、运输船、商船等提供低碳、绿色、高效、经济的动力解决方案。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程昱介绍,赛思亿(福建)正式投产以来,已签订销售合同1.5亿元,其中不乏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订单。

“我来过福州很多次,但这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工厂。很高兴能够借此机会看到最新的产品和技术,这让我更期待把更多信息带回纳米比亚,让更多公司寻找双方合作的机会。”纳米比亚驻华大使伊莱亚·乔治·凯亚莫说。

“好香”“这是什么食物的味道”……来到福州源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尚未见到产品,食物的香味已引起嘉宾们的好奇心。

粗加工、熬汤、调汤入味、灌装、液氮速冻、包装、冷库贮存……在深加工车间内,多条生产线繁忙运转,每日可生产6吨汤汁、10万盒罐头。

“2024年以来,公司冻鲍加工共采购活鲍3000余吨,产季日均生产30吨,今年预计完成冻鲍及预制菜销售近4亿元。”源丰海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已发展成集鲍鱼的种苗繁育、养殖、加工、销售和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公司,并建有全国首个鲍鱼预制菜研创中心,已研发出鲍鱼佛跳墙、鲍鱼红烧肉、鲍鱼大盆菜等鲍鱼预制菜产品。

“你们的鲍鱼佛跳墙怎么卖?”从生产车间走出来后,记者注意到,不少嘉宾委托翻译向工作人员询问价格,希望马上一饱口福。

如果说源丰海科面向嘉宾展示了“吃透一粒鲍”的实力,那么一墙之隔的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则讲述了“认识一片海”的故事。

“这个是什么做的”“鱼鳞也有价值吗”……来到宏东,小到鱼皮、鱼鳞、鱼头骨等小产品,大到深远海养殖、冷链物流、海洋生物等大产业,都让嘉宾们变成“好奇宝宝”。他们纷纷向企业取经。

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远洋捕捞企业,宏东有各类专业远洋渔船及辅助船160艘,在毛里塔尼亚专属经济区、太平洋公海、印度洋公海、阿曼等海域开展远洋捕捞作业。

“眼下,结合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我们正争取与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渔业项目合作,把我们的海洋养殖技术、装备以及现代捕捞、加工、冷链等技术带到世界各地。”该公司负责人说。

“我们之间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印尼有很多福建华侨,两地也有很多经济合作,例如中印尼‘两国双园’。我深刻感受到福州这座城市的魅力,这里真正连接了中国与东南亚。”尽管是第一次来到福州,但对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裴连杰而言,本次的福州之行奇妙而亲切。

“我对高科技的电动船舶很感兴趣,它们非常绿色环保,我不仅期待它们走向印尼,更期待它们走向世界。”裴连杰说。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10001\/202412\/0cb47f323f8276b7f93e1aa701220609.jpeg","id":"2902487"}] [url] => /p/395609.html [all_pv] => 859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 [menu] => 226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412/0cb47f323f8276b7f93e1aa701220609.jpeg ) 1

2024“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产业考察活动见闻

2024-12-07 11:02   福视悦动  

“海上福州”生动火热

——2024“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产业考察活动见闻

潮水翻涌激荡,新风扑面而来。6日,2024“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产业考察活动举办。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嘉宾一路沿着福州的海岸线参观,在火热的生产场景与生动的生活场景里,看见“海上福州”的强劲发展活力。

外宾在中船赛思亿(福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试驾”。记者 郑帅 摄

“电动船舶要怎么控制行驶方向”“操作起来是不是像开自动挡汽车”……走进位于连江经济开发区的中船赛思亿(福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不少嘉宾被精密的船舶操控中控板吸引,迫不及待上手“试驾”。随着操控拉杆被匀速抬起、按下,大屏上虚拟船舶的航行状态随之改变。

经略海洋,船舶装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作为新兴产业的电动船舶制造,是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

作为全省首家电动船舶产业制造型企业,赛思亿(福建)主要生产船舶相关的船舶电推系统、船用电池系统、电池集装箱等,并为科考船、工程船、客船、运输船、商船等提供低碳、绿色、高效、经济的动力解决方案。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程昱介绍,赛思亿(福建)正式投产以来,已签订销售合同1.5亿元,其中不乏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订单。

“我来过福州很多次,但这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工厂。很高兴能够借此机会看到最新的产品和技术,这让我更期待把更多信息带回纳米比亚,让更多公司寻找双方合作的机会。”纳米比亚驻华大使伊莱亚·乔治·凯亚莫说。

“好香”“这是什么食物的味道”……来到福州源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尚未见到产品,食物的香味已引起嘉宾们的好奇心。

粗加工、熬汤、调汤入味、灌装、液氮速冻、包装、冷库贮存……在深加工车间内,多条生产线繁忙运转,每日可生产6吨汤汁、10万盒罐头。

“2024年以来,公司冻鲍加工共采购活鲍3000余吨,产季日均生产30吨,今年预计完成冻鲍及预制菜销售近4亿元。”源丰海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已发展成集鲍鱼的种苗繁育、养殖、加工、销售和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公司,并建有全国首个鲍鱼预制菜研创中心,已研发出鲍鱼佛跳墙、鲍鱼红烧肉、鲍鱼大盆菜等鲍鱼预制菜产品。

“你们的鲍鱼佛跳墙怎么卖?”从生产车间走出来后,记者注意到,不少嘉宾委托翻译向工作人员询问价格,希望马上一饱口福。

如果说源丰海科面向嘉宾展示了“吃透一粒鲍”的实力,那么一墙之隔的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则讲述了“认识一片海”的故事。

“这个是什么做的”“鱼鳞也有价值吗”……来到宏东,小到鱼皮、鱼鳞、鱼头骨等小产品,大到深远海养殖、冷链物流、海洋生物等大产业,都让嘉宾们变成“好奇宝宝”。他们纷纷向企业取经。

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远洋捕捞企业,宏东有各类专业远洋渔船及辅助船160艘,在毛里塔尼亚专属经济区、太平洋公海、印度洋公海、阿曼等海域开展远洋捕捞作业。

“眼下,结合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我们正争取与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渔业项目合作,把我们的海洋养殖技术、装备以及现代捕捞、加工、冷链等技术带到世界各地。”该公司负责人说。

“我们之间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印尼有很多福建华侨,两地也有很多经济合作,例如中印尼‘两国双园’。我深刻感受到福州这座城市的魅力,这里真正连接了中国与东南亚。”尽管是第一次来到福州,但对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裴连杰而言,本次的福州之行奇妙而亲切。

“我对高科技的电动船舶很感兴趣,它们非常绿色环保,我不仅期待它们走向印尼,更期待它们走向世界。”裴连杰说。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