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389730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回顾 [editor] => (编辑)叶虹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7-01 09:43:55 [createdby] => 10025 [createdip] => 112.54.37.33 [published] => 2024-07-01 09:43:55 [publishedby] => 10025 [modified] => 2024-07-01 09:48:41 [modifiedby] => 10025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608 [virtual_pv] => 389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cdv_type] => 0 [content] =>

难忘今夏 友谊长存

——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回顾

夏天是热烈的季节,在鼓岭,它意味着相聚的快乐时光,也是一段友谊的开始。百年前,在榕外侨上山避暑铺开了鼓岭上中外人民和谐共居的美好画卷,许多外侨家庭和中国人民的友谊延续三代以上,绵延百年,跨越时空。

“友谊地久天长”,在不同年代,无数有识之士在中美之间架起虹桥,见证友谊的种子破土萌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今年恰逢中美建交45周年,6月23日至30日,以“传承鼓岭情缘,深化友好情谊”为主题的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在福州等地举办,“鼓岭之友”、友城代表团和500余名中美青年相聚福州,共忆鼓岭故事,传承鼓岭情缘。这是中美建交以来规模最大、形式内容最丰富的青年交流活动,这一次,友谊的薪火传到两国青年手中。

中美青年参加交流周欢迎招待会,现场氛围热烈融洽。

鼓岭之友 再续前缘

一年一度,跨越大洋,故友重逢。“We are home”“我们‘转厝’了”……鼓岭用满山盛开的绣球花欢迎8位“鼓岭之友”,他们来到百余年历史的国际避暑社区“香悦云舍”小院内,使用普通话、英语、福州话热烈交流,气氛融洽。

回家,曾是密尔顿·加德纳一生的心愿。在鼓岭度过的10个夏天,凝结成他念念不忘的“乡愁”,化作临终前仍在呢喃的“Kuliang,Kuliang”。1992年,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邀请下,加德纳的遗孀来到鼓岭,和丈夫的9位儿时玩伴围坐叙旧,圆其夙愿。

Kuliang,一个充满“虾油味”的名字,为何成为众多外侨家庭的世纪乡愁?19世纪末,传教士吴思明在前往连江传教归途中发现了鼓岭,渐渐地,这处清凉怡人之地吸引了外侨的目光。中外人士共饮一口井,和谐共居,友好互助,成为中美民间友好交流交往的一段见证。

据《鼓岭乡志》记载,鼎盛时期,鼓岭吸引了三四千名来自各行各业的西方人,他们兴建别墅、网球场、游泳池、公益社等设施,风格各异的别墅多达366栋。至民国时,鼓岭与江西庐山牯岭、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齐名,被西方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跨越时空,鼓岭故事生生不息。白天,“鼓岭之友”重访“月亮寺”,月夜徒步的童年记忆依旧刻骨铭心;傍晚,他们围坐闲聊,共品茶饮。在茉莉花茶中倒入一杯牛奶,就是一杯外侨喜爱的鼓岭下午茶,茉莉花香氤氲在外侨的记忆中。乔希·亚当斯(柏龄威家族)说:“我们叫它奶奶茶,在美国,曾祖父母、祖父母保持每天下午喝一杯茉莉花茶的习惯。”晚上,在照过百年的皎洁月光下,5场丰盛家宴登场,“鼓岭之友”参加当地村民的家宴,从家常味中感受舌尖记忆、传递相聚情谊。

走过老街,抚过柳杉,最是动人鼓岭情。从历史中走来,闺蜜情、师生情、校友情依然鲜活。“英”“华”鼓岭小闺蜜再相逢,一见面就张开双臂紧紧拥抱;百岁老人陈世明追忆恩师穆蔼仁,“友谊地久天长”的约定在陈家和穆家之间延续了四代;福建师大附中、华南女子学院、格致中学、福清二中、福清三中师生追忆外侨募资办学的情谊,程吕底亚家族的四代“华南缘”依旧在续写。

李·加德纳第五次回到鼓岭,去年赠送给格致中学的“友谊之草”早已郁郁葱葱。他说:“每次来鼓岭,既是寻根,也是延续家族和鼓岭的缘分。”

从2015年起,为追寻穆蔼仁在福建的足迹,穆言灵往返中美之间,帮助许多外侨家庭重返在鼓岭的“海外故土”,去年他们终于找到了穆家故园“斯凯岛”的旧址。穆蔼仁曾任支援中国抗战的美国飞虎队中尉,1948年从当地人手中购置房屋,打算在鼓岭建设家园。76年后的今天,穆言灵站在穆家旧址,感受岭上清风,远眺蜿蜒闽江,那里是她公公穆蔼仁的埋骨之地,正和鼓岭故园遥遥相对。

从故事中走出,变成讲故事的人,穆言灵深情地说:“鼓岭故事是中国的故事,也是美国的故事,更是全人类的故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鼓岭故事从未走远,它证明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可以建立友谊,并且代代相传。

互信互鉴 友城情深

今年正值福州和美国塔科马市结好30周年,福州友城塔科马市、檀香山市组织代表团参加交流周活动,他们走坊巷、坐地铁、赏非遗、游闽江,打卡古城记忆,感受中国发展之变,携手架设友谊之桥。

福州,是位于中国东南部的滨海之城;塔科马,是美国华盛顿州的港口城市。1994年,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亲自推动下,两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远隔重洋的两个港口城市,互信互鉴,在经贸文化、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来到这里,就像回家一样!”塔科马福州友城委员会前副主席苏珊·维斯伯格曾经4次到访福州教院附中,故地重游,她和每个相识的老师拥抱,在一张张照片前回忆过去,“这里有我们共同的记忆”。

最后,师生们和美国友人共同唱响《友谊地久天长》。“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动人的歌声,正是两城三十年友谊的回响。

在塔科马代表团中,戴维·摩斯同样是“鼓岭故事”的见证者。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讲述加德纳“鼓岭故事”后,戴维·摩斯积极帮助寻找密尔顿·加德纳夫妇后人以及其他鼓岭家族,促成10多位美国友人的鼓岭之行,接续了1992年之后的友谊篇章。“没有人会长生不老,但友谊可以长存。”戴维·摩斯说。

回首三十年,友城、友人、友谊的佳话从未停止书写。通过“鼓岭缘”的纽带,老友叙旧,新朋结交,友谊愈加牢固。

多萝西·威格和新交的福州朋友共同体验了纸扇制作,扇面上紧邻的两个“福”字,宛如萌生友谊之芽的两位青年并肩而立。“我要保持和中国朋友的联系,我们还有好多话题没聊完。”

“建在家里的剧院,还是第一次见!”行走三坊七巷,塔科马市高中生阿什利·布鲁斯被“雪洞”、水榭戏台等中国古老智慧所震撼。

鼓岭佳话是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亲自领导福州对外工作、推动中美民间交往的见证。在鼓岭,友城代表和“鼓岭之友”、中美青年代表等420多人共同种下186棵金桂、红枫、深山含笑等树木,寓意两国友谊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两市结好30周年之际,塔科马市市长伍达德斯首次率团访问福州。伍达德斯表示,福州和塔科马人民都从友城关系中获益良多,充分展现了国际合作与友谊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中美文化交流互鉴、城市共同发展,期待两市进一步在青年交往、人文交流、科技创新、可持续城市发展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将友城关系发展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中美青年 心灵交融

鼓岭邮局、万国公益社、照相馆……当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孟子凡带着“寻宝”热情逐一打卡鼓岭,她强烈地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奇妙连接。“仿佛我从鼓岭故事的倾听者,变成了鼓岭故事的一部分。”

孟子凡的感受,代表了参加活动的中美青年的共同心声。此次交流周吸引了来自美国29个州、特区和海外领地的200多名美国青年,以及近300名中国青年参与。

青年,最富朝气,最富梦想。交流周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来贺信,希望两国青年“深入交流、增进友谊,相知相亲、携手同行,把中美友好传承下去”。

在千年柳杉见证下,中美青年展开心与心的沟通,书写鼓岭新话:在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两国青年以艺术为桥,共同放歌,美国歌剧家卡拉和福建漳州小男孩黄奕诚一对中美忘年交在福州重逢;在海峡青年交流营地,他们以球会友,在乒乓球、篮球、棒球的球技切磋中,收获友谊;在“咖啡与茶”对话环节,感受中西文化的同和不同,在精彩纷呈的非遗集市,感悟美美与共……

在交流周50余场系列活动背后,触及心灵的交流不断发生——

福州的郑林舒婕和美国青年艾琳·吉娜普合作一曲《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从编曲到演唱,让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了默契合拍的朋友。“演出时,我们频频眼神交流,彼此感受到互相给予的支持。”郑林舒婕说。

看到日程上有篮球赛,美国旧金山的泽夫·弗里德曼无论如何都要参加。“篮球是最容易结识新朋友并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的运动。虽然我们队没赢,但中美青年通过篮球走到一起,切磋球技、建立友谊,这是最重要的。”听着弗里德曼的话,队友频频点头。

克里斯·奥尼亚在中国生活了15年,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一名讲师。他动情地说:“我走过许多地方,但没有一个地方像鼓岭一样充满两种文化的交流,我会到更多地方分享鼓岭故事。”

短短数日,第一次来中国的美国青年学生哈利特·帕金森微信好友从5个增加到了70多个。当交流周即将画下句点,他同新认识的朋友一一拥抱告别,并约好了一定要常联系、再见面。

……

“把中美友好传承下去”成了与会青年代表的共同心声。从跨越百年的鼓岭故事中汲取前行力量,两国青年代表分别用对方的母语宣读了《鼓岭倡议》——“两国青年既是中美关系过去45年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更应是下一个45年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前行的维护者和推动者……”

鼓岭之夏,永不落幕,“鼓岭缘”必将荡起更多回响。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叶虹 责编:庄颖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10001\/202407\/f6d14cd621d10cde35c12351c8c7812a.jpeg","id":"2878739"}] [url] => /p/389730.html [all_pv] => 608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 [menu] => 226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407/f6d14cd621d10cde35c12351c8c7812a.jpeg ) 1

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回顾

2024-07-01 09:43   福视悦动  

难忘今夏 友谊长存

——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回顾

夏天是热烈的季节,在鼓岭,它意味着相聚的快乐时光,也是一段友谊的开始。百年前,在榕外侨上山避暑铺开了鼓岭上中外人民和谐共居的美好画卷,许多外侨家庭和中国人民的友谊延续三代以上,绵延百年,跨越时空。

“友谊地久天长”,在不同年代,无数有识之士在中美之间架起虹桥,见证友谊的种子破土萌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今年恰逢中美建交45周年,6月23日至30日,以“传承鼓岭情缘,深化友好情谊”为主题的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在福州等地举办,“鼓岭之友”、友城代表团和500余名中美青年相聚福州,共忆鼓岭故事,传承鼓岭情缘。这是中美建交以来规模最大、形式内容最丰富的青年交流活动,这一次,友谊的薪火传到两国青年手中。

中美青年参加交流周欢迎招待会,现场氛围热烈融洽。

鼓岭之友 再续前缘

一年一度,跨越大洋,故友重逢。“We are home”“我们‘转厝’了”……鼓岭用满山盛开的绣球花欢迎8位“鼓岭之友”,他们来到百余年历史的国际避暑社区“香悦云舍”小院内,使用普通话、英语、福州话热烈交流,气氛融洽。

回家,曾是密尔顿·加德纳一生的心愿。在鼓岭度过的10个夏天,凝结成他念念不忘的“乡愁”,化作临终前仍在呢喃的“Kuliang,Kuliang”。1992年,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邀请下,加德纳的遗孀来到鼓岭,和丈夫的9位儿时玩伴围坐叙旧,圆其夙愿。

Kuliang,一个充满“虾油味”的名字,为何成为众多外侨家庭的世纪乡愁?19世纪末,传教士吴思明在前往连江传教归途中发现了鼓岭,渐渐地,这处清凉怡人之地吸引了外侨的目光。中外人士共饮一口井,和谐共居,友好互助,成为中美民间友好交流交往的一段见证。

据《鼓岭乡志》记载,鼎盛时期,鼓岭吸引了三四千名来自各行各业的西方人,他们兴建别墅、网球场、游泳池、公益社等设施,风格各异的别墅多达366栋。至民国时,鼓岭与江西庐山牯岭、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齐名,被西方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跨越时空,鼓岭故事生生不息。白天,“鼓岭之友”重访“月亮寺”,月夜徒步的童年记忆依旧刻骨铭心;傍晚,他们围坐闲聊,共品茶饮。在茉莉花茶中倒入一杯牛奶,就是一杯外侨喜爱的鼓岭下午茶,茉莉花香氤氲在外侨的记忆中。乔希·亚当斯(柏龄威家族)说:“我们叫它奶奶茶,在美国,曾祖父母、祖父母保持每天下午喝一杯茉莉花茶的习惯。”晚上,在照过百年的皎洁月光下,5场丰盛家宴登场,“鼓岭之友”参加当地村民的家宴,从家常味中感受舌尖记忆、传递相聚情谊。

走过老街,抚过柳杉,最是动人鼓岭情。从历史中走来,闺蜜情、师生情、校友情依然鲜活。“英”“华”鼓岭小闺蜜再相逢,一见面就张开双臂紧紧拥抱;百岁老人陈世明追忆恩师穆蔼仁,“友谊地久天长”的约定在陈家和穆家之间延续了四代;福建师大附中、华南女子学院、格致中学、福清二中、福清三中师生追忆外侨募资办学的情谊,程吕底亚家族的四代“华南缘”依旧在续写。

李·加德纳第五次回到鼓岭,去年赠送给格致中学的“友谊之草”早已郁郁葱葱。他说:“每次来鼓岭,既是寻根,也是延续家族和鼓岭的缘分。”

从2015年起,为追寻穆蔼仁在福建的足迹,穆言灵往返中美之间,帮助许多外侨家庭重返在鼓岭的“海外故土”,去年他们终于找到了穆家故园“斯凯岛”的旧址。穆蔼仁曾任支援中国抗战的美国飞虎队中尉,1948年从当地人手中购置房屋,打算在鼓岭建设家园。76年后的今天,穆言灵站在穆家旧址,感受岭上清风,远眺蜿蜒闽江,那里是她公公穆蔼仁的埋骨之地,正和鼓岭故园遥遥相对。

从故事中走出,变成讲故事的人,穆言灵深情地说:“鼓岭故事是中国的故事,也是美国的故事,更是全人类的故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鼓岭故事从未走远,它证明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可以建立友谊,并且代代相传。

互信互鉴 友城情深

今年正值福州和美国塔科马市结好30周年,福州友城塔科马市、檀香山市组织代表团参加交流周活动,他们走坊巷、坐地铁、赏非遗、游闽江,打卡古城记忆,感受中国发展之变,携手架设友谊之桥。

福州,是位于中国东南部的滨海之城;塔科马,是美国华盛顿州的港口城市。1994年,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亲自推动下,两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远隔重洋的两个港口城市,互信互鉴,在经贸文化、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来到这里,就像回家一样!”塔科马福州友城委员会前副主席苏珊·维斯伯格曾经4次到访福州教院附中,故地重游,她和每个相识的老师拥抱,在一张张照片前回忆过去,“这里有我们共同的记忆”。

最后,师生们和美国友人共同唱响《友谊地久天长》。“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动人的歌声,正是两城三十年友谊的回响。

在塔科马代表团中,戴维·摩斯同样是“鼓岭故事”的见证者。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讲述加德纳“鼓岭故事”后,戴维·摩斯积极帮助寻找密尔顿·加德纳夫妇后人以及其他鼓岭家族,促成10多位美国友人的鼓岭之行,接续了1992年之后的友谊篇章。“没有人会长生不老,但友谊可以长存。”戴维·摩斯说。

回首三十年,友城、友人、友谊的佳话从未停止书写。通过“鼓岭缘”的纽带,老友叙旧,新朋结交,友谊愈加牢固。

多萝西·威格和新交的福州朋友共同体验了纸扇制作,扇面上紧邻的两个“福”字,宛如萌生友谊之芽的两位青年并肩而立。“我要保持和中国朋友的联系,我们还有好多话题没聊完。”

“建在家里的剧院,还是第一次见!”行走三坊七巷,塔科马市高中生阿什利·布鲁斯被“雪洞”、水榭戏台等中国古老智慧所震撼。

鼓岭佳话是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亲自领导福州对外工作、推动中美民间交往的见证。在鼓岭,友城代表和“鼓岭之友”、中美青年代表等420多人共同种下186棵金桂、红枫、深山含笑等树木,寓意两国友谊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两市结好30周年之际,塔科马市市长伍达德斯首次率团访问福州。伍达德斯表示,福州和塔科马人民都从友城关系中获益良多,充分展现了国际合作与友谊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中美文化交流互鉴、城市共同发展,期待两市进一步在青年交往、人文交流、科技创新、可持续城市发展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将友城关系发展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中美青年 心灵交融

鼓岭邮局、万国公益社、照相馆……当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孟子凡带着“寻宝”热情逐一打卡鼓岭,她强烈地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奇妙连接。“仿佛我从鼓岭故事的倾听者,变成了鼓岭故事的一部分。”

孟子凡的感受,代表了参加活动的中美青年的共同心声。此次交流周吸引了来自美国29个州、特区和海外领地的200多名美国青年,以及近300名中国青年参与。

青年,最富朝气,最富梦想。交流周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来贺信,希望两国青年“深入交流、增进友谊,相知相亲、携手同行,把中美友好传承下去”。

在千年柳杉见证下,中美青年展开心与心的沟通,书写鼓岭新话:在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两国青年以艺术为桥,共同放歌,美国歌剧家卡拉和福建漳州小男孩黄奕诚一对中美忘年交在福州重逢;在海峡青年交流营地,他们以球会友,在乒乓球、篮球、棒球的球技切磋中,收获友谊;在“咖啡与茶”对话环节,感受中西文化的同和不同,在精彩纷呈的非遗集市,感悟美美与共……

在交流周50余场系列活动背后,触及心灵的交流不断发生——

福州的郑林舒婕和美国青年艾琳·吉娜普合作一曲《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从编曲到演唱,让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了默契合拍的朋友。“演出时,我们频频眼神交流,彼此感受到互相给予的支持。”郑林舒婕说。

看到日程上有篮球赛,美国旧金山的泽夫·弗里德曼无论如何都要参加。“篮球是最容易结识新朋友并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的运动。虽然我们队没赢,但中美青年通过篮球走到一起,切磋球技、建立友谊,这是最重要的。”听着弗里德曼的话,队友频频点头。

克里斯·奥尼亚在中国生活了15年,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一名讲师。他动情地说:“我走过许多地方,但没有一个地方像鼓岭一样充满两种文化的交流,我会到更多地方分享鼓岭故事。”

短短数日,第一次来中国的美国青年学生哈利特·帕金森微信好友从5个增加到了70多个。当交流周即将画下句点,他同新认识的朋友一一拥抱告别,并约好了一定要常联系、再见面。

……

“把中美友好传承下去”成了与会青年代表的共同心声。从跨越百年的鼓岭故事中汲取前行力量,两国青年代表分别用对方的母语宣读了《鼓岭倡议》——“两国青年既是中美关系过去45年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更应是下一个45年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前行的维护者和推动者……”

鼓岭之夏,永不落幕,“鼓岭缘”必将荡起更多回响。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叶虹 责编: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