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387923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2024两岸商会合作交流活动侧记:凝聚共识谋发展 同心共富创未来 [editor] => (编辑)林昱星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4-05-17 09:08:46 [createdby] => 10006 [createdip] => 112.54.37.33 [published] => 2024-05-18 09:50:23 [publishedby] => 10006 [modified] => 2024-05-18 10:33:33 [modifiedby] => 10054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1014 [virtual_pv] => 424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018f8401aebac00100004b5c87175a74 [cdv_type] => 1 [content] =>

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促进心灵契合。5月16日下午,2024两岸商会合作交流活动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现场暖意融融,两岸知名学者、工商团体代表聚焦“凝聚两岸共识 共促融合发展”主题,畅所欲言,分享趋势观点,助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本次参会的两岸工商团体有128家,其中台湾岛内工商团体65家、大陆各地台协会36家、大陆商会27家。参加活动的两岸嘉宾表示,将积极推动两岸工商团体交流合作,加强产业对接,打造共同市场,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共同致力于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拉紧两岸融合发展的纽带。

2024 两岸商会合作交流活动现场。记者 林双伟 摄

新机遇

投身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这是今年我第二次回到福州,第一次是清明节回来祭祖、探亲。慎终追远是我们的传统习俗,血浓于水更是我们的优良文化。”主旨演讲环节,台湾财团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会董事长陈冲说,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简·丁伯根提出的贸易引力模型,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额和经济体量(GDP)成正比,和距离成反比。“我认为,贸易引力模型最适合的地方就是海峡两岸。”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东通过4个故事,分享了厦航助力两岸共融共建的探索、实践和感悟。“现在福州直飞台北只需约90分钟,两岸民航人为此努力了18年。”赵东说,厦航已累计招聘台湾地区乘务员427人,计划近两年再招收1000名台湾青年。“不久的将来,福州长乐机场二期和厦门翔安机场将投用,希望台湾方面尽快全面恢复更多大陆航点与台湾空中客运直航。”

“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总会此次邀请了不同行业的企业参会,希望通过海交会了解最新的投资情况和未来规划。”台湾省商业总会理事长蔡国洲说。他建议,加强两岸在农渔业、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模式,通过协商论坛等方式,增强两岸企业和有关部门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共识,达成合作意向。

青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在海峡两岸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魏裕国看来,两岸年轻人持续的交流交往是必然,也很有必要,希望有更多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找到自己的舞台,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乃至受益者。

闽江学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说:“两岸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希望更多的台湾同胞抓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新机遇,投身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携手共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

新动力

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脉搏

“从洽谈到落地生效只用了2个月,这是优你康在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享受到的‘快节奏’。”在圆桌对话环节,作为福建首家隐形眼镜生产企业,福建优你康光学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李明远分享说,在感受到当地政府的满满诚意之际,他更感受到企业发展路径与新质生产力理念的不谋而合。

在优你康无菌车间,工业4.0全信息化产线生产一片隐形眼镜只需0.55秒,彩色隐形眼镜采用最先进的三明治工艺,镜片使用全球仅少数企业掌握的双重锁水材料。凭借“专精特新”的科技硬实力,1992年创立于台湾的优你康的路越走越宽,将建成亚洲最大的隐形眼镜研发和生产基地。

在鲜活的现实印证下,“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脉搏,来闽投资企业将大有可为”越来越成为台企的共识。中华亚健康协会常务理事、天一本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慧娟认为,两岸在大健康领域各有优势,希望两岸优势互补,通过产学研合作,尤其是智能领域的研究,实现两岸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造福两岸同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林祖嘉特别留意了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工作重点,尤其是人工智能、数智融合等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他分享说,过去一年来访问大陆的最深印象就是:一场覆盖便民服务、乡村振兴、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全方位智慧化、绿色化转型浪潮正在加快推进。“大陆有无穷无尽的机遇等待着台商、台胞,如果大家能看准政策方向,掌握时代需求,挑选关键领域,一定会事半功倍。”林祖嘉说。

新成效

3个中心揭牌6大项目签约

活动现场,海峡两岸农业生物科技交流中心、福州市台胞台企交流服务中心、海峡金融商贸融合发展中心举办揭牌仪式。

海峡两岸农业生物科技交流中心由福建华谷高科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福建农林大学和台湾方面共同建设打造,通过建设两岸现代农业机制化深入融合发展交流平台,建立两岸优势作物种质资源库等,助力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两岸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福州市台胞台企交流服务中心和海峡金融商贸融合发展中心均位于台江区海西科技金融大厦,前者规划筹建1000平方米,涵盖两岸事务代办、法务、金融、仲裁、出入境证照办理等对台服务事项,配备相关功能区;后者聚焦现代金融、现代商贸、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方向,引进台青创客、台资企业或对台合作内资企业,提供多元、周全、专业、温馨的服务,全力加快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现场还签约了6个大项目。其中,全国台企联数经办—阿拉丁智能战略合作项目,计划在两岸和全国开展AI文旅机器人系统项目的投资落地工作,持续研发文旅产业、大健康产业智能化升级所需的软硬件技术;福马生态养殖箱战略合作项目,计划在马祖及台湾地区全面推广陆基养殖生态智养箱项目等;台湾天一本草项目落地两岸通科技中医产业创业园合作项目,打造两岸共同认同的中医药文化品牌,推动两岸中医康养生态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海峡两岸时尚创意产业园共建合作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在福州建设,打造高质量产业链,共同培育民族特色品牌;台湾“翁财记”商标品牌无形资产资本化运作合作项目,计划引入资本,在连江成立品牌运营中心,建造翁财记全球生产总部;两岸商协会协同发展合作项目,包括信息共享、项目合作、交流活动等。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 责编:林真贞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10001\/202405\/74f2551817544c71effea5e471a3f915.jpeg","id":"2871128"}] [url] => /p/387923.html [all_pv] => 1014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 [menu] => 226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405/74f2551817544c71effea5e471a3f915.jpeg ) 1

2024两岸商会合作交流活动侧记:凝聚共识谋发展 同心共富创未来

2024-05-18 09:50   福视悦动  

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促进心灵契合。5月16日下午,2024两岸商会合作交流活动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现场暖意融融,两岸知名学者、工商团体代表聚焦“凝聚两岸共识 共促融合发展”主题,畅所欲言,分享趋势观点,助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本次参会的两岸工商团体有128家,其中台湾岛内工商团体65家、大陆各地台协会36家、大陆商会27家。参加活动的两岸嘉宾表示,将积极推动两岸工商团体交流合作,加强产业对接,打造共同市场,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共同致力于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拉紧两岸融合发展的纽带。

2024 两岸商会合作交流活动现场。记者 林双伟 摄

新机遇

投身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这是今年我第二次回到福州,第一次是清明节回来祭祖、探亲。慎终追远是我们的传统习俗,血浓于水更是我们的优良文化。”主旨演讲环节,台湾财团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会董事长陈冲说,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简·丁伯根提出的贸易引力模型,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额和经济体量(GDP)成正比,和距离成反比。“我认为,贸易引力模型最适合的地方就是海峡两岸。”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东通过4个故事,分享了厦航助力两岸共融共建的探索、实践和感悟。“现在福州直飞台北只需约90分钟,两岸民航人为此努力了18年。”赵东说,厦航已累计招聘台湾地区乘务员427人,计划近两年再招收1000名台湾青年。“不久的将来,福州长乐机场二期和厦门翔安机场将投用,希望台湾方面尽快全面恢复更多大陆航点与台湾空中客运直航。”

“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总会此次邀请了不同行业的企业参会,希望通过海交会了解最新的投资情况和未来规划。”台湾省商业总会理事长蔡国洲说。他建议,加强两岸在农渔业、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模式,通过协商论坛等方式,增强两岸企业和有关部门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共识,达成合作意向。

青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在海峡两岸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魏裕国看来,两岸年轻人持续的交流交往是必然,也很有必要,希望有更多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找到自己的舞台,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乃至受益者。

闽江学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说:“两岸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希望更多的台湾同胞抓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新机遇,投身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携手共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

新动力

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脉搏

“从洽谈到落地生效只用了2个月,这是优你康在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享受到的‘快节奏’。”在圆桌对话环节,作为福建首家隐形眼镜生产企业,福建优你康光学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李明远分享说,在感受到当地政府的满满诚意之际,他更感受到企业发展路径与新质生产力理念的不谋而合。

在优你康无菌车间,工业4.0全信息化产线生产一片隐形眼镜只需0.55秒,彩色隐形眼镜采用最先进的三明治工艺,镜片使用全球仅少数企业掌握的双重锁水材料。凭借“专精特新”的科技硬实力,1992年创立于台湾的优你康的路越走越宽,将建成亚洲最大的隐形眼镜研发和生产基地。

在鲜活的现实印证下,“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脉搏,来闽投资企业将大有可为”越来越成为台企的共识。中华亚健康协会常务理事、天一本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慧娟认为,两岸在大健康领域各有优势,希望两岸优势互补,通过产学研合作,尤其是智能领域的研究,实现两岸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造福两岸同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林祖嘉特别留意了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工作重点,尤其是人工智能、数智融合等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他分享说,过去一年来访问大陆的最深印象就是:一场覆盖便民服务、乡村振兴、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全方位智慧化、绿色化转型浪潮正在加快推进。“大陆有无穷无尽的机遇等待着台商、台胞,如果大家能看准政策方向,掌握时代需求,挑选关键领域,一定会事半功倍。”林祖嘉说。

新成效

3个中心揭牌6大项目签约

活动现场,海峡两岸农业生物科技交流中心、福州市台胞台企交流服务中心、海峡金融商贸融合发展中心举办揭牌仪式。

海峡两岸农业生物科技交流中心由福建华谷高科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福建农林大学和台湾方面共同建设打造,通过建设两岸现代农业机制化深入融合发展交流平台,建立两岸优势作物种质资源库等,助力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两岸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福州市台胞台企交流服务中心和海峡金融商贸融合发展中心均位于台江区海西科技金融大厦,前者规划筹建1000平方米,涵盖两岸事务代办、法务、金融、仲裁、出入境证照办理等对台服务事项,配备相关功能区;后者聚焦现代金融、现代商贸、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方向,引进台青创客、台资企业或对台合作内资企业,提供多元、周全、专业、温馨的服务,全力加快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现场还签约了6个大项目。其中,全国台企联数经办—阿拉丁智能战略合作项目,计划在两岸和全国开展AI文旅机器人系统项目的投资落地工作,持续研发文旅产业、大健康产业智能化升级所需的软硬件技术;福马生态养殖箱战略合作项目,计划在马祖及台湾地区全面推广陆基养殖生态智养箱项目等;台湾天一本草项目落地两岸通科技中医产业创业园合作项目,打造两岸共同认同的中医药文化品牌,推动两岸中医康养生态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海峡两岸时尚创意产业园共建合作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在福州建设,打造高质量产业链,共同培育民族特色品牌;台湾“翁财记”商标品牌无形资产资本化运作合作项目,计划引入资本,在连江成立品牌运营中心,建造翁财记全球生产总部;两岸商协会协同发展合作项目,包括信息共享、项目合作、交流活动等。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 责编:林真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