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一年中气温适宜、美食丰盛的季节。民间有说法认为,秋季的蛇肉更加鲜嫩,有助于增强体力与免疫力。然而,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近日发表《蛇类可以食用是谣言!》一文,回应称:蛇类是不可以食用的!
近日,有自媒体谣传“自3月1日起,可以吃蛇了”,也有多个自媒体推介加工销售以蛇为食材的菜肴,引发一些餐饮企业和市民的关注,纷纷致电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咨询:到底蛇能不能吃?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提醒:蛇类是不可以食用的!
无论野生蛇还是养殖蛇,均尚未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2021版)》(简称《目录》),因此,各经营单位不得以蛇为食材加工餐食。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社交平台上仍有人传播“这个秋季可以吃蛇”的信息。
网络仍传播食蛇信息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福州也有不少吃蛇肉的餐厅,通过发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吸引食客品尝蛇类菜品。秋天到来之际,一些视频还附带如“秋冬滋补”等标语。
此外,在一些APP上,这些供应蛇类产品的餐厅在本地食客中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评论里能看到大家对蛇类菜品的评价,但在推荐菜单中却找不到蛇类菜品的踪迹。
来源不明的蛇类有传播疫病风险
在禁止食用蛇类的当下,为何仍有食肆能获得食材并将之售卖?对此,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慧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解答。
据胡慧建介绍,早在2020年以前,包括广东在内的部分南方省份就已经成功实现滑鼠蛇、舟山眼镜蛇、银环蛇等多种蛇类的人工养殖,产量也相对较高,彼时市面上销售的蛇类绝大部分为人工养殖的个体。“大家都是在吃养的蛇,野外个体的捕捉就相对少了很多,对野生蛇类资源也是一种保护。”胡慧建说。
“从法律上看,将蛇作为食材进行加工出售属于违法行为,但以药用和皮具材料为用途的蛇类养殖并未被禁止。”胡慧建表示,目前部分食肆蛇类食材的来源有可能来自于药用、皮具用途的养蛇场,同时由于养殖技术的成熟,也可能有农户在未做备案登记的情况下私自养蛇。他还指出,由于养殖规模的缩减,市面上流通的蛇类也有可能是非法捕猎的野生个体。
胡慧建告诉记者,目前餐厅出售的蛇类来源不明,从食品安全的角度上看,也非常不建议市民食用。“无论是私自养殖还是野外捕获的蛇类,由于缺乏官方的监管和检验检疫,食用后,有较高感染疫病和寄生虫的风险。现阶段不食用来源不明的蛇类也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
来源:央视网、南方都市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编辑:林昱星 责编:林真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