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356274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福州:养老院里来了一群“智能保姆” [editor] => (编辑)翁彬冰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3-10-24 11:10:39 [createdby] => 10022 [createdip] => 112.54.37.33 [published] => 2023-10-24 11:11:14 [publishedby] => 10022 [modified] => 2023-10-24 11:45:17 [modifiedby] => 10092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1727 [virtual_pv] => 378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018b5f991616c00100008e54e94ed992 [cdv_type] => 1 [content] =>

科技为养老服务插上“智慧翅膀”。前不久,福州万颐·智汇坊社区照护中心在省内率先引入一群“智能保姆”,新华社《新华视点》等对此进行了报道。

这是福州养老服务业朝智慧养老、健康养老方向大步迈进的一个缩影。福建省民政厅提出,全省争取3年内建成超100家智慧养老院。未来,这些智慧养老院将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远程监控等技术以及多种设备的应用,满足养老院管理和养老服务需求。

首批上岗的“智能保姆”能提供哪些服务呢?23日是重阳节,记者到位于台江区交通路的福州万颐·智汇坊进行探访。

老人和“笨小宝”聊天。

陪伴机器人:

嘘寒问暖添童趣

福州万颐·智汇坊是台江区人民政府与万科集团以“公建民营”形式打造的福州首家社区嵌入式长者照护之家。这里生活着70多名老人,平均年龄86岁。

走进大门,一个憨态可掬的机器人迎宾员让人眼前一亮,它打着领带,脚踏滑轮,头和身子四四方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点击它胸前屏幕上的选项,比如“会客厅”,它立即发出友好的语音应答,转身带访客前往目的地。

“这家伙智商不低!同款产品去年还在北京冬奥会上效力呢!”福州万颐·智汇坊康复师杨国平介绍,这款机器人名叫“笨小宝”,由福建企业自主研发,除了能引导带路,还能嘘寒问暖、检测体温、巡逻寻人并运送快递。

“笨小宝”的主要职责是来回走动,陪伴、问候和逗乐老人,疫情期间它还有助于减少人员接触,降低体弱老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风险。

中医智能检测仪可以给老人做舌诊。

远程会诊仪:

足不出户看医生

不少老人都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我有糖尿病、高血压,腿脚不灵便。以前常让子女或护工帮我到医院开药,现在每隔一两周跟医生视频通话一次,医院就把我该吃的药寄来了。”92岁的张群奶奶笑着说。

张群奶奶口中“视频通话”的载体,是万颐·智汇坊的“健康小管家”服务终端,形似平板电脑。跟她通话的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家庭病区主治医师曹熹的办公桌上,也有一个这样的服务终端。

“这个服务终端设有远程查房、用药提醒、健康监测、24小时紧急呼叫等功能,让到医院有困难的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有医保支持的‘医靠’。”杨国平说,和叫人跑腿开药相比,远程面诊的优势明显,不仅能为签约家庭病床服务的老人提供随时诊疗,还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当医护人员判断老人需要急救时,会带着医疗器械直奔老人身边。

智能马桶:

打包粪便测心率

今年89岁的赵爷爷患有冠心病,房间里装了个能随时监测心肺指标的智能马桶。

马桶圈上搭载着非常敏感的体重传感器芯片,能在人体每次心脏收缩时,根据身体重心移动的微小变化,测出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数据。一旦某项数据超过医生设定的阈值,智能马桶就会发出提醒,并把数据传送给指定的医疗团队。

“老人对远程监测的依从性可能会遇到很多障碍,包括操作困难、忘记操作等。而这种智能马桶的诞生,就是为了帮助老人遵循医嘱,因为老人只要能上厕所,每天都会坐在马桶上。”杨国平说。

另一种能自动打包排泄物的智能马桶,则能缓解一些老人因大小便失禁引起的尴尬。

这种智能马桶被设计成座椅的样子,掀开柔软的坐垫,下方的马桶里套有垃圾袋。只要轻点按钮,马桶就能自动打包污染物。

老人坐上智能长者代步车就可自由活动。

中医智能检测仪:

伸入手臂测健康

福州万颐·智汇坊还配有一台中医智能检测仪,老人们经常用它自测健康状态。

这种中医智能检测仪也是福州不少体检机构的新宠。检查者把手臂伸入仪器,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系列动作,仪器就能通过面部信息和脉象采集器等装置采集人体信息。接着,后台会自动生成一份包括体质属性、五运六气、生理病理特点、疾病风险预警等判断在内的健康状态评估报告。

同时,仪器还会提出个性化养生调理方案,为检查者的运动方式、饮食方案、作息情况等支招,帮助养老服务人员更有针对性地照料老人。

智能长者代步车:

自动驾驶好操作

“如果老人要出门遛弯,可以借助智能长者代步车。”杨国平介绍,这款车是电动轮椅的升级版,老人坐上它,在室内能平移活动、上下升降取物,出门能轻松操作手柄手动驾驶。

更为先进的是,用户只需事先用手机扫码定位、设置目的地,它就会自动驾驶,载着老人到达目的地。途中,它能通过雷达、视觉传感器自动捕捉周围环境信息,完成避障与导航。

无论是公办、民营还是公建民营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民政部门人员都可以通过福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简称“e福养”)的智慧大屏,随时查看实时情况,进行养老服务流程监管。

“e福养”由福州市民政局打造,去年4月投用,截至今年6月已覆盖福州市、县、乡镇(街道)、村(居)4级共计3199个养老服务设施。

“数字技术正为养老服务开创更多想象空间。”杨国平说,智慧养老院将越来越多,科技将变得更有温度。


来源:福州晚报
编辑:翁彬冰 责编:林真贞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10001\/202310\/3b3d2fbca7f86122b34ba77c3c34a662.jpeg","id":"2719080"}] [url] => /p/356274.html [all_pv] => 1727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2] => Array ( [0] => 老人 [1] => 智能 [2] => 马桶 [3] => 养老 [4] => 万颐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 [menu] => 226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310/3b3d2fbca7f86122b34ba77c3c34a662.jpeg ) 1

福州:养老院里来了一群“智能保姆”

2023-10-24 11:11   福视悦动  

科技为养老服务插上“智慧翅膀”。前不久,福州万颐·智汇坊社区照护中心在省内率先引入一群“智能保姆”,新华社《新华视点》等对此进行了报道。

这是福州养老服务业朝智慧养老、健康养老方向大步迈进的一个缩影。福建省民政厅提出,全省争取3年内建成超100家智慧养老院。未来,这些智慧养老院将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远程监控等技术以及多种设备的应用,满足养老院管理和养老服务需求。

首批上岗的“智能保姆”能提供哪些服务呢?23日是重阳节,记者到位于台江区交通路的福州万颐·智汇坊进行探访。

老人和“笨小宝”聊天。

陪伴机器人:

嘘寒问暖添童趣

福州万颐·智汇坊是台江区人民政府与万科集团以“公建民营”形式打造的福州首家社区嵌入式长者照护之家。这里生活着70多名老人,平均年龄86岁。

走进大门,一个憨态可掬的机器人迎宾员让人眼前一亮,它打着领带,脚踏滑轮,头和身子四四方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点击它胸前屏幕上的选项,比如“会客厅”,它立即发出友好的语音应答,转身带访客前往目的地。

“这家伙智商不低!同款产品去年还在北京冬奥会上效力呢!”福州万颐·智汇坊康复师杨国平介绍,这款机器人名叫“笨小宝”,由福建企业自主研发,除了能引导带路,还能嘘寒问暖、检测体温、巡逻寻人并运送快递。

“笨小宝”的主要职责是来回走动,陪伴、问候和逗乐老人,疫情期间它还有助于减少人员接触,降低体弱老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风险。

中医智能检测仪可以给老人做舌诊。

远程会诊仪:

足不出户看医生

不少老人都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我有糖尿病、高血压,腿脚不灵便。以前常让子女或护工帮我到医院开药,现在每隔一两周跟医生视频通话一次,医院就把我该吃的药寄来了。”92岁的张群奶奶笑着说。

张群奶奶口中“视频通话”的载体,是万颐·智汇坊的“健康小管家”服务终端,形似平板电脑。跟她通话的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家庭病区主治医师曹熹的办公桌上,也有一个这样的服务终端。

“这个服务终端设有远程查房、用药提醒、健康监测、24小时紧急呼叫等功能,让到医院有困难的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有医保支持的‘医靠’。”杨国平说,和叫人跑腿开药相比,远程面诊的优势明显,不仅能为签约家庭病床服务的老人提供随时诊疗,还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当医护人员判断老人需要急救时,会带着医疗器械直奔老人身边。

智能马桶:

打包粪便测心率

今年89岁的赵爷爷患有冠心病,房间里装了个能随时监测心肺指标的智能马桶。

马桶圈上搭载着非常敏感的体重传感器芯片,能在人体每次心脏收缩时,根据身体重心移动的微小变化,测出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数据。一旦某项数据超过医生设定的阈值,智能马桶就会发出提醒,并把数据传送给指定的医疗团队。

“老人对远程监测的依从性可能会遇到很多障碍,包括操作困难、忘记操作等。而这种智能马桶的诞生,就是为了帮助老人遵循医嘱,因为老人只要能上厕所,每天都会坐在马桶上。”杨国平说。

另一种能自动打包排泄物的智能马桶,则能缓解一些老人因大小便失禁引起的尴尬。

这种智能马桶被设计成座椅的样子,掀开柔软的坐垫,下方的马桶里套有垃圾袋。只要轻点按钮,马桶就能自动打包污染物。

老人坐上智能长者代步车就可自由活动。

中医智能检测仪:

伸入手臂测健康

福州万颐·智汇坊还配有一台中医智能检测仪,老人们经常用它自测健康状态。

这种中医智能检测仪也是福州不少体检机构的新宠。检查者把手臂伸入仪器,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系列动作,仪器就能通过面部信息和脉象采集器等装置采集人体信息。接着,后台会自动生成一份包括体质属性、五运六气、生理病理特点、疾病风险预警等判断在内的健康状态评估报告。

同时,仪器还会提出个性化养生调理方案,为检查者的运动方式、饮食方案、作息情况等支招,帮助养老服务人员更有针对性地照料老人。

智能长者代步车:

自动驾驶好操作

“如果老人要出门遛弯,可以借助智能长者代步车。”杨国平介绍,这款车是电动轮椅的升级版,老人坐上它,在室内能平移活动、上下升降取物,出门能轻松操作手柄手动驾驶。

更为先进的是,用户只需事先用手机扫码定位、设置目的地,它就会自动驾驶,载着老人到达目的地。途中,它能通过雷达、视觉传感器自动捕捉周围环境信息,完成避障与导航。

无论是公办、民营还是公建民营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民政部门人员都可以通过福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简称“e福养”)的智慧大屏,随时查看实时情况,进行养老服务流程监管。

“e福养”由福州市民政局打造,去年4月投用,截至今年6月已覆盖福州市、县、乡镇(街道)、村(居)4级共计3199个养老服务设施。

“数字技术正为养老服务开创更多想象空间。”杨国平说,智慧养老院将越来越多,科技将变得更有温度。


来源:福州晚报
编辑:翁彬冰 责编:林真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