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254445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就在明天!送福州“出道”! [editor] => (编辑)黄国伟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2-04-07 16:46:55 [createdby] => 10270 [createdip] => 112.54.37.33 [published] => 2022-04-07 16:47:01 [publishedby] => 10270 [modified] => 2022-04-07 17:19:49 [modifiedby] => 10125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2480 [virtual_pv] => 462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2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018003339613c0010000db9a214113c3 [cdv_type] => 1 [content] =>

2021年,福州上榜中国十大“大美之城”,2021年城乡品质提升综合绩效获福建全省第一,“美丽河湖”“美丽闽江”“美丽海湾”工程持续推进。从“三山两塔一条江”到“两江四岸一面海”,江、海、山、林、沙、鸟等生态要素交织的福州,是名副其实的山青、水秀、城美。

距离4月8日,福州城市形象标识首发仅剩1天的时间。不禁好奇,城市标识是如何挑选、设计与融合福州2200多年以来的城市之美?

揭晓答案之前,先复习一下福州最为骄傲的那些「城市名片」,有福之人自会领悟其中奥妙。

(01)

有福之州,福满榕城

谢贵平/摄

中国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习俗,“福”代表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福”字命名的省会城市,福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福”文化已经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成为福州最显著的文化标识。

(02)

“榕城”底色,千年不变

陈怡建/摄

福州的别称“榕城”早在唐代就已使用。城中现有榕树十六余万棵,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就有数百棵。漫步榕城街头,随处都有榕荫庇护。

相传,北宋治平年间,闽太守张伯玉为空洪涝灾害,带头在自家门前种植榕树,并率民众“编户植榕”。数年之后,便有了“榕荫满城,暑不张盖”。

池远/摄

榕城最大最有名的榕树要数森林公园内的“榕树王”。树龄近千年,树干围径八米多,树高二十多米。

(03)

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李芳/摄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国内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街区以南后街为中轴,西有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三个坊,东有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七条巷。

倪榕生/摄

在或宽或窄的街巷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冰心等大批历史名人,不同寻常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让人感叹“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走在三坊七巷马鞍墙下的石板路上,所见所闻皆是地道且有韵味的福州。

(04)

寿山石,会说故事的石头

寿山石雕-九连章 郑世斌/作品

“天遣瑰宝生闽中,剖之斑斓具五彩。”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石,因出产于距福州40公里的北郊寿山村而得名。“寿山石文化”是闽都“四大文化”之一,寿山石雕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5)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周英琦/摄

纵览福州城的地理历史,基本就是一部江流、海退、城进的发展史。

闽江霞光 叶民民/摄

闽江源于福建的闽江全长577公里,面积覆盖了半个福建省。繁忙的水运带来了发达的闽江航运物资,也让城市的文化有了更多交流的出入口。 贯穿福州市区南北的白马河,南通三保、彬德桥乃至江滨,北通西湖的白马河,在当年“南台十景”中占据着“白马观潮”的一席之地。晋安河是福州最长、历史最悠久的内河。戚继光与思儿亭、朱熹与讲学堂、温泉文化、东门乐游等蕴藏着厚重的福州文化基因,都散落于两岸。

陈俊华/摄

福州城有107条内河蜿蜒流淌,正确打开这座城市的一种方式,便是以江河支流为脉络,走一走这座派江吻海的有福之城。

(06)

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

叶义斌/摄

福州是一个多山的城市,长期流传着“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民谚。屏山、乌山、于山并称福州三山。

林志/摄

其中,屏山位于福州老城正北,屏山之巅的镇海楼,建于600多年前,是福州古城的最高楼。闹中取静的乌山,坐落于市中心的小森林里,楼榭亭台和摩崖石刻记录着不少古人与乌山的旧事。于山是福州城市山体景观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节点,自然与人文的相辅相成打造出了古朴与繁华共存的和谐画面。

俞松/摄

除此之外,中西合璧的烟台山、家喻户晓的鼓山、藏于森林之中的旗山等都是福州人心中宝贵的“金山银山”。

(07)

福州群星闪耀时

有福之州群星璀璨,涌现了无数名人。

陈建国/摄

帝师陈宝琛、民族英雄林则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著名作家谢冰心、围棋巨匠吴清源、数学家陈景润、中国化学工业奠基人侯德榜、革命志士林觉民……如今的福州依旧才人辈出,创新不断。

李芳/摄

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福州正加快推进大学城、科学城、科创走廊建设,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2021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11324.48亿元,增长8.4%,位居福建省第一。数字经济突破5200亿元,占GDP比重超46%,“数字应用第一城”品牌越擦越亮。

8日上午10:00至10:08,有福之州将邀请800多万市民共同参与LOGO“云”发布。

届时,全城万屏互动,将打造出别样的“福州8分钟”。市民朋友可以在8日上午10:00,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一起接福”小程序,参与“云”发布。

(8日上午10:00正式开通!)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

让我们与福州一起,向未来奋进。


来源:福州有意思微信公众号
编辑:黄国伟 责编:庄颖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10001\/202204\/3c0a84fc40e50ceb3f2fede0466f694d.png","id":"2282562"},{"url":"\/a\/10001\/202204\/7cb98fdbe618ea813c32716cde67d51b.png","id":"2282565"},{"url":"\/a\/10001\/202204\/935b5c6c1046b533ae6d43b411275002.png","id":"2282568"}] [url] => /p/254445.html [all_pv] => 2480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2] => Array ( [0] => 福州 [1] => 三山 [2] => 榕城 [3] => 三坊七巷 [4] => 城市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 [menu] => 226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204/3c0a84fc40e50ceb3f2fede0466f694d.png ) 1

就在明天!送福州“出道”!

2022-04-07 16:47   福视悦动  

2021年,福州上榜中国十大“大美之城”,2021年城乡品质提升综合绩效获福建全省第一,“美丽河湖”“美丽闽江”“美丽海湾”工程持续推进。从“三山两塔一条江”到“两江四岸一面海”,江、海、山、林、沙、鸟等生态要素交织的福州,是名副其实的山青、水秀、城美。

距离4月8日,福州城市形象标识首发仅剩1天的时间。不禁好奇,城市标识是如何挑选、设计与融合福州2200多年以来的城市之美?

揭晓答案之前,先复习一下福州最为骄傲的那些「城市名片」,有福之人自会领悟其中奥妙。

(01)

有福之州,福满榕城

谢贵平/摄

中国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习俗,“福”代表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福”字命名的省会城市,福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福”文化已经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成为福州最显著的文化标识。

(02)

“榕城”底色,千年不变

陈怡建/摄

福州的别称“榕城”早在唐代就已使用。城中现有榕树十六余万棵,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就有数百棵。漫步榕城街头,随处都有榕荫庇护。

相传,北宋治平年间,闽太守张伯玉为空洪涝灾害,带头在自家门前种植榕树,并率民众“编户植榕”。数年之后,便有了“榕荫满城,暑不张盖”。

池远/摄

榕城最大最有名的榕树要数森林公园内的“榕树王”。树龄近千年,树干围径八米多,树高二十多米。

(03)

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李芳/摄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国内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街区以南后街为中轴,西有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三个坊,东有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七条巷。

倪榕生/摄

在或宽或窄的街巷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冰心等大批历史名人,不同寻常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让人感叹“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走在三坊七巷马鞍墙下的石板路上,所见所闻皆是地道且有韵味的福州。

(04)

寿山石,会说故事的石头

寿山石雕-九连章 郑世斌/作品

“天遣瑰宝生闽中,剖之斑斓具五彩。”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石,因出产于距福州40公里的北郊寿山村而得名。“寿山石文化”是闽都“四大文化”之一,寿山石雕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5)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周英琦/摄

纵览福州城的地理历史,基本就是一部江流、海退、城进的发展史。

闽江霞光 叶民民/摄

闽江源于福建的闽江全长577公里,面积覆盖了半个福建省。繁忙的水运带来了发达的闽江航运物资,也让城市的文化有了更多交流的出入口。 贯穿福州市区南北的白马河,南通三保、彬德桥乃至江滨,北通西湖的白马河,在当年“南台十景”中占据着“白马观潮”的一席之地。晋安河是福州最长、历史最悠久的内河。戚继光与思儿亭、朱熹与讲学堂、温泉文化、东门乐游等蕴藏着厚重的福州文化基因,都散落于两岸。

陈俊华/摄

福州城有107条内河蜿蜒流淌,正确打开这座城市的一种方式,便是以江河支流为脉络,走一走这座派江吻海的有福之城。

(06)

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

叶义斌/摄

福州是一个多山的城市,长期流传着“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民谚。屏山、乌山、于山并称福州三山。

林志/摄

其中,屏山位于福州老城正北,屏山之巅的镇海楼,建于600多年前,是福州古城的最高楼。闹中取静的乌山,坐落于市中心的小森林里,楼榭亭台和摩崖石刻记录着不少古人与乌山的旧事。于山是福州城市山体景观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节点,自然与人文的相辅相成打造出了古朴与繁华共存的和谐画面。

俞松/摄

除此之外,中西合璧的烟台山、家喻户晓的鼓山、藏于森林之中的旗山等都是福州人心中宝贵的“金山银山”。

(07)

福州群星闪耀时

有福之州群星璀璨,涌现了无数名人。

陈建国/摄

帝师陈宝琛、民族英雄林则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著名作家谢冰心、围棋巨匠吴清源、数学家陈景润、中国化学工业奠基人侯德榜、革命志士林觉民……如今的福州依旧才人辈出,创新不断。

李芳/摄

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福州正加快推进大学城、科学城、科创走廊建设,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2021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11324.48亿元,增长8.4%,位居福建省第一。数字经济突破5200亿元,占GDP比重超46%,“数字应用第一城”品牌越擦越亮。

8日上午10:00至10:08,有福之州将邀请800多万市民共同参与LOGO“云”发布。

届时,全城万屏互动,将打造出别样的“福州8分钟”。市民朋友可以在8日上午10:00,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一起接福”小程序,参与“云”发布。

(8日上午10:00正式开通!)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

让我们与福州一起,向未来奋进。


来源:福州有意思微信公众号
编辑:黄国伟 责编: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