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250752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重磅公示!福州要新建多条地铁!(附线路图) [editor] => (编辑)翁彬冰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2-03-22 09:50:51 [createdby] => 10022 [createdip] => 112.54.37.33 [published] => 2022-03-22 09:50:55 [publishedby] => 10022 [modified] => 2022-03-22 13:45:53 [modifiedby] => 10092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1897 [virtual_pv] => 419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017faf515bffc0010000f169336d2a30 [cdv_type] => 1 [content] =>

远期线网由16条线路组成,线网总规模约621km,单程45分钟以内,通勤客流占比提升至80%……21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年修编)公示。

一起来看详情↓

规划年度与范围

远期规划年度为2035年,与正在编制的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远期年度一致,远期线网规划重点范围为福州市中心城区。

远景规划年度为2050年,远景线网规划范围拓展至福州市域。

规划目标

提高轨道线网密度

远期及远景中心城区线网密度达到0.8km/k㎡以上。

加大轨道站点覆盖率

远期规划站点800米范围覆盖中心城区人口和岗位数达到55%以上;远景规划站点800米范围覆盖中心城区人口和岗位数达到65%以上。

提升轨道出行效率

远期福州主城区与滨海新城实现半小时直达;福州主城核心区至三江口副中心、科学城副中心及周边外围组团实现

30分钟可达 ;单程45分钟以内通勤客流占比提升至80%;主要对外交通枢纽至福州主城区、滨海新城、科学城副中心、三江口副中心最远1小时基本可达。远景进一步强化滨海新城内部联系,空港组团、松下组团与滨海新城核心区轨道交通30分钟左右可达。

6号线开始全线试运行。陈暖 摄

修编优化思路与主要内容

强化主城区轨道覆盖

改善交通拥堵,在主城区规划增加2条南北向线路、1条东西向线路。

促进滨海新城发展

在滨海新城规划增加1条南北向线路、1条东西向线路。

呼应“六城五品”发展目标

规划增加预留6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逐步实现全域轨道交通覆盖。

响应“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战略布局

优化提升2条线路,实现科学城副中心快速通达主城核心区和滨海新城核心区。

2号线。池远 摄

修编后线网方案

修编后的远期线网由16条线路组成(含F1线),构成“环+放射、两网互联”的布局方案,线网总规模约621km,其中市区线12条、约424km,市域线3条、约135km,城际F1线约62km。

远景线网由20条线路,组成(含F1线)线网总规模约781km。其中市区线13条、约460km,市域线6条、约259km,城际F1线约62km。

整体规划形成“一环(4号线)两核(主城区和滨海新城)、三联(主城区与滨海新城3条联系通道)八射(主城区范围环线向外8个放射方向)”的网络构架。

修编后的轨道交通线网对福州市空间结构中的“两核两心七组团”的“两核”进行了强化,以福州主城核心区、滨海新城核心区为主构建了放射状线网结构,对规划三江口副中心、科学城副中心及外围七个组团都实现了覆盖,呼应了大福州“一主一副双轴两翼一区”的开放式、网络化、集约型、生态化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发展战略。


来源:福州新闻网
编辑:翁彬冰 责编:林真贞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10001\/202203\/fb572cb39b019f2a591adf4729db8124.jpeg","id":"2261847"},{"url":"\/a\/10001\/202203\/271550d4c87bd15f7504c9fede0bd874.jpeg","id":"2261850"},{"url":"\/a\/10001\/202203\/0386dc949a98daacea4605727498d032.jpeg","id":"2261856"}] [url] => /p/250752.html [all_pv] => 1897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2] => Array ( [0] => 线网 [1] => km [2] => 新城 [3] => 滨海 [4] => 主城区 ) ) [menu] => 226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203/fb572cb39b019f2a591adf4729db8124.jpeg ) 1

重磅公示!福州要新建多条地铁!(附线路图)

2022-03-22 09:50   福视悦动  

远期线网由16条线路组成,线网总规模约621km,单程45分钟以内,通勤客流占比提升至80%……21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年修编)公示。

一起来看详情↓

规划年度与范围

远期规划年度为2035年,与正在编制的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远期年度一致,远期线网规划重点范围为福州市中心城区。

远景规划年度为2050年,远景线网规划范围拓展至福州市域。

规划目标

提高轨道线网密度

远期及远景中心城区线网密度达到0.8km/k㎡以上。

加大轨道站点覆盖率

远期规划站点800米范围覆盖中心城区人口和岗位数达到55%以上;远景规划站点800米范围覆盖中心城区人口和岗位数达到65%以上。

提升轨道出行效率

远期福州主城区与滨海新城实现半小时直达;福州主城核心区至三江口副中心、科学城副中心及周边外围组团实现

30分钟可达 ;单程45分钟以内通勤客流占比提升至80%;主要对外交通枢纽至福州主城区、滨海新城、科学城副中心、三江口副中心最远1小时基本可达。远景进一步强化滨海新城内部联系,空港组团、松下组团与滨海新城核心区轨道交通30分钟左右可达。

6号线开始全线试运行。陈暖 摄

修编优化思路与主要内容

强化主城区轨道覆盖

改善交通拥堵,在主城区规划增加2条南北向线路、1条东西向线路。

促进滨海新城发展

在滨海新城规划增加1条南北向线路、1条东西向线路。

呼应“六城五品”发展目标

规划增加预留6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逐步实现全域轨道交通覆盖。

响应“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战略布局

优化提升2条线路,实现科学城副中心快速通达主城核心区和滨海新城核心区。

2号线。池远 摄

修编后线网方案

修编后的远期线网由16条线路组成(含F1线),构成“环+放射、两网互联”的布局方案,线网总规模约621km,其中市区线12条、约424km,市域线3条、约135km,城际F1线约62km。

远景线网由20条线路,组成(含F1线)线网总规模约781km。其中市区线13条、约460km,市域线6条、约259km,城际F1线约62km。

整体规划形成“一环(4号线)两核(主城区和滨海新城)、三联(主城区与滨海新城3条联系通道)八射(主城区范围环线向外8个放射方向)”的网络构架。

修编后的轨道交通线网对福州市空间结构中的“两核两心七组团”的“两核”进行了强化,以福州主城核心区、滨海新城核心区为主构建了放射状线网结构,对规划三江口副中心、科学城副中心及外围七个组团都实现了覆盖,呼应了大福州“一主一副双轴两翼一区”的开放式、网络化、集约型、生态化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发展战略。


来源:福州新闻网
编辑:翁彬冰 责编:林真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