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299550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闽都四家——首届书画精品展 [editor] => (文化报)吴文星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2-11-25 16:44:47 [createdby] => 10080 [createdip] => 110.88.33.211 [published] => 2022-11-25 16:44:47 [publishedby] => 10080 [modified] => 2022-11-25 16:48:27 [modifiedby] => 10080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2200 [virtual_pv] => 383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cdv_type] => 0 [content] =>


前 言

福州别称榕城,八闽首府,位于东海之隅,城中三山鼎峙,两塔耸立。山川清淑之气,孕育出了灿烂的闽都文化。

书画艺术作为闽都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犹如古榕,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名家辈出。陈子奋、沈觐寿、潘主兰、郑乃珖诸老作为近现代书画家代表,成就尤为卓著。

陈先生的“白描祭酒”,沈先生的“颜褚风流”,潘先生的“甲骨兰亭”,郑先生的“重彩铄今”,腾誉艺坛。

他们生长于闽都这片文化沃土,汲取养分终成参天之树。他们妙笔丹青,桃李芬芳,也为这座文化之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四位先生虽离我们远去,但其德艺遗馨仍泽被后昆,对进一步挖掘闽都文化的内涵仍然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文化是可以穿越时空的,作品是走近大师、追怀先贤的时空之门。展开先生们留下的这些丹青翰墨,如沐春风。希望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他们的品格、风采,在精神和文化上得到丰厚的滋养。

《文化生活报》



陈子奋(1898-1976),生于福州乌石山下宿月埕(毗邻三坊七巷)。原名起,字意芗,号无寐,别署渚凤、老凤、水叟等。16岁即教授小学图画,后又担任中学及职校教席,弱冠便以鬻印售画自给。1953年,受聘成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首批馆员;1957年,担任福州市国画研究会会长;1959年,当选为中国美协福建分会副主席、福州市美协主席。著有《寿山石小志》《甲骨文集联》《籀文汇联》《古钱币文字类纂》等。


双吉图   30×22.5cm

韵铭画友嘱,陈子奋写生,辛亥十月。

钤印:子奋翁


海棠双燕图   26×23cm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子奋写。

钤印:陈子奋印


奇石桃花蜻蜓   59.5×44cm

耐雨主任雅教,有老莲气味否?弟陈子奋写于芝石山斋。

钤印:子奋、与辛稼轩同日生


菊桂双雀图   87×37cm

丁丑冬日,意芗陈子奋写意。

钤印:子奋


      沈觐寿(1907-1995),字年仲,号静叟,遂真园翁,福州市人,沈葆桢曾孙、林则徐外玄孙。出生于香港,青少年时期在粤、港一带度过,18岁返福州。1933年,福建学院法律系毕业,法律学士。金石书画兼长,致力于书画艺术创作,并重视培养新人与书法教育,讲学足迹遍及八闽大地,在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州画院、福建省总工会等地开设书法学习班。生前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一级美术师、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书协副主席、福州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会长、福州市书协主席、名誉主席、福州画院副院长、福建省文史馆馆员。

颜体中堂   97×51cm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应上青世讲之嘱,七十九叟沈觐寿。

钤印:沈觐寿印、静叟、生肖印、书画传家二百年


褚体七言联   97×19cm×2

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亲。戒一世先生方家雅嘱即希教正,辛酉七月,沈觐寿长崎归来书于福州画院。

钤印:沈觐寿印、年仲、东瀛归来、妍润闲雅


行书五言联   130×31cm×2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己巳九秋,八十三叟沈觐寿于福州画院。

钤印:沈觐寿印、静叟八十后作、书画传家二百年


行书七言联   129×33cm×2

窗静正宜秋竹啸,山明不厌雪松围。长鎏同志雅嘱即希正捥,庚申清和,沈觐寿于福州画院。

钤印:沈觐寿印、年仲、白雨幽窗字学颜


褚体小品   41×29.5cm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调寄水调歌头。立人贤弟嘱书即希正捥。庚申中秋,沈觐寿于明月楼。

      钤印:沈觐寿、年仲、石田斋



     潘主兰(1909-2001),福建长乐人。原名鼎,号子兰,后改“子”为“主”,以号行。1928年肄业于福建经学会国文专修科,1956年执教于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2001年荣获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生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福州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会长、福州画院副院长、福建省书协副主席、福州市书协顾问、福州市文联名誉主席、福建省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


甲骨文中堂   100×50 cm

      考槃室主人系出钱塘,家居左澥。其已禀山川之气,发天地之灵。摈古竟今,庸独词客之能忘哉。观夫东野渊放,后山丽华。节录旧作并释。立人同志书堂补壁,潘主兰于福州。

      钤印:潘、诗人、爰契我龟


朱竹图  68×38cm

竹报平安图,建生女士雅嘱,潘主兰画。

钤印:潘、主兰、长乐人


墨竹图   69×42cm

四集纸居山产竹,无山不竹傲吾闽。岂因烧笋思栽竹,有竹人家画有神。庚午九秋,维良同志嘱,潘主兰年八十二。

钤印:诗人、主兰、长安乐



兰竹双清图   67.5×43.5cm

潘主兰画于福州,时年八十。

钤印:潘、主兰、长安乐





     郑乃珖(1911-2005),号江声外史、沙堤璞夫、璧啸、笨伯,晚年又号璧寿翁。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沙堤村丰埕;精花卉、翎毛、走兽、蔬果、时鲜,亦工山水、人物。作品曾参加历届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为中南海、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及中国美术馆等珍藏;对当代中国绘画继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郑乃珖先生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福建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工艺重彩画学会顾问、中国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福建省文联常委、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福州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山茶雀来图   130.5×43.5cm

      山花红似火。己卯新春,为王彬同志作画,纸劣不能顺手,憾甚憾甚,工倍时多,别有韵致,可取也!郑乃珖于梅峰山畔笋香居竹窗之下。

      钤印:沙堤璞夫、乃珖长寿、古闽郑乃珖印、居长安、百花齐放、珖印、王彬珍藏


红叶群雀图   68.5×69cm

花香鸟语泉声。庚午年秋日,璧啸翁郑乃珖作,时八十岁,于砚云山馆。

钤印:乃珖、璧啸画记、带草堂、沙堤拾贝


鹅戏图   40×66cm

良忠、秀华同志结婚嘉礼,壬子初冬,璧啸翁贺。

钤印:郑、乃珖草草、居长安


红梅图   24×30cm

春魁。乃珖画梅花,友芝题之,辛亥年七月七夕。

钤印:乃珖草草、沙堤拾贝、双鸿、友芝题记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闽都四家——首届书画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2.11.28-12.12 展览地点:东南艺术馆(福州白马支路175号) [thumb] => [{"url":"\/a\/10001\/202211\/6d018bcf05e7bf867028cb1a215e60d2.jpg","id":"2503545"}] [url] => /p/299550.html [all_pv] => 2200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2] => Array ( [0] => 钤印 [1] => cm [2] => 福州 [3] => 福建省 [4] => 画院 ) ) [menu] =>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211/6d018bcf05e7bf867028cb1a215e60d2.jpg ) 1

闽都四家——首届书画精品展

2022-11-25 16:44  


前 言

福州别称榕城,八闽首府,位于东海之隅,城中三山鼎峙,两塔耸立。山川清淑之气,孕育出了灿烂的闽都文化。

书画艺术作为闽都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犹如古榕,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名家辈出。陈子奋、沈觐寿、潘主兰、郑乃珖诸老作为近现代书画家代表,成就尤为卓著。

陈先生的“白描祭酒”,沈先生的“颜褚风流”,潘先生的“甲骨兰亭”,郑先生的“重彩铄今”,腾誉艺坛。

他们生长于闽都这片文化沃土,汲取养分终成参天之树。他们妙笔丹青,桃李芬芳,也为这座文化之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四位先生虽离我们远去,但其德艺遗馨仍泽被后昆,对进一步挖掘闽都文化的内涵仍然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文化是可以穿越时空的,作品是走近大师、追怀先贤的时空之门。展开先生们留下的这些丹青翰墨,如沐春风。希望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他们的品格、风采,在精神和文化上得到丰厚的滋养。

《文化生活报》



陈子奋(1898-1976),生于福州乌石山下宿月埕(毗邻三坊七巷)。原名起,字意芗,号无寐,别署渚凤、老凤、水叟等。16岁即教授小学图画,后又担任中学及职校教席,弱冠便以鬻印售画自给。1953年,受聘成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首批馆员;1957年,担任福州市国画研究会会长;1959年,当选为中国美协福建分会副主席、福州市美协主席。著有《寿山石小志》《甲骨文集联》《籀文汇联》《古钱币文字类纂》等。


双吉图   30×22.5cm

韵铭画友嘱,陈子奋写生,辛亥十月。

钤印:子奋翁


海棠双燕图   26×23cm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子奋写。

钤印:陈子奋印


奇石桃花蜻蜓   59.5×44cm

耐雨主任雅教,有老莲气味否?弟陈子奋写于芝石山斋。

钤印:子奋、与辛稼轩同日生


菊桂双雀图   87×37cm

丁丑冬日,意芗陈子奋写意。

钤印:子奋


      沈觐寿(1907-1995),字年仲,号静叟,遂真园翁,福州市人,沈葆桢曾孙、林则徐外玄孙。出生于香港,青少年时期在粤、港一带度过,18岁返福州。1933年,福建学院法律系毕业,法律学士。金石书画兼长,致力于书画艺术创作,并重视培养新人与书法教育,讲学足迹遍及八闽大地,在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州画院、福建省总工会等地开设书法学习班。生前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一级美术师、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书协副主席、福州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会长、福州市书协主席、名誉主席、福州画院副院长、福建省文史馆馆员。

颜体中堂   97×51cm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应上青世讲之嘱,七十九叟沈觐寿。

钤印:沈觐寿印、静叟、生肖印、书画传家二百年


褚体七言联   97×19cm×2

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亲。戒一世先生方家雅嘱即希教正,辛酉七月,沈觐寿长崎归来书于福州画院。

钤印:沈觐寿印、年仲、东瀛归来、妍润闲雅


行书五言联   130×31cm×2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己巳九秋,八十三叟沈觐寿于福州画院。

钤印:沈觐寿印、静叟八十后作、书画传家二百年


行书七言联   129×33cm×2

窗静正宜秋竹啸,山明不厌雪松围。长鎏同志雅嘱即希正捥,庚申清和,沈觐寿于福州画院。

钤印:沈觐寿印、年仲、白雨幽窗字学颜


褚体小品   41×29.5cm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调寄水调歌头。立人贤弟嘱书即希正捥。庚申中秋,沈觐寿于明月楼。

      钤印:沈觐寿、年仲、石田斋



     潘主兰(1909-2001),福建长乐人。原名鼎,号子兰,后改“子”为“主”,以号行。1928年肄业于福建经学会国文专修科,1956年执教于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2001年荣获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生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福州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会长、福州画院副院长、福建省书协副主席、福州市书协顾问、福州市文联名誉主席、福建省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


甲骨文中堂   100×50 cm

      考槃室主人系出钱塘,家居左澥。其已禀山川之气,发天地之灵。摈古竟今,庸独词客之能忘哉。观夫东野渊放,后山丽华。节录旧作并释。立人同志书堂补壁,潘主兰于福州。

      钤印:潘、诗人、爰契我龟


朱竹图  68×38cm

竹报平安图,建生女士雅嘱,潘主兰画。

钤印:潘、主兰、长乐人


墨竹图   69×42cm

四集纸居山产竹,无山不竹傲吾闽。岂因烧笋思栽竹,有竹人家画有神。庚午九秋,维良同志嘱,潘主兰年八十二。

钤印:诗人、主兰、长安乐



兰竹双清图   67.5×43.5cm

潘主兰画于福州,时年八十。

钤印:潘、主兰、长安乐





     郑乃珖(1911-2005),号江声外史、沙堤璞夫、璧啸、笨伯,晚年又号璧寿翁。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沙堤村丰埕;精花卉、翎毛、走兽、蔬果、时鲜,亦工山水、人物。作品曾参加历届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为中南海、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及中国美术馆等珍藏;对当代中国绘画继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郑乃珖先生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福建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工艺重彩画学会顾问、中国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福建省文联常委、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福州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山茶雀来图   130.5×43.5cm

      山花红似火。己卯新春,为王彬同志作画,纸劣不能顺手,憾甚憾甚,工倍时多,别有韵致,可取也!郑乃珖于梅峰山畔笋香居竹窗之下。

      钤印:沙堤璞夫、乃珖长寿、古闽郑乃珖印、居长安、百花齐放、珖印、王彬珍藏


红叶群雀图   68.5×69cm

花香鸟语泉声。庚午年秋日,璧啸翁郑乃珖作,时八十岁,于砚云山馆。

钤印:乃珖、璧啸画记、带草堂、沙堤拾贝


鹅戏图   40×66cm

良忠、秀华同志结婚嘉礼,壬子初冬,璧啸翁贺。

钤印:郑、乃珖草草、居长安


红梅图   24×30cm

春魁。乃珖画梅花,友芝题之,辛亥年七月七夕。

钤印:乃珖草草、沙堤拾贝、双鸿、友芝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