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360513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福州公示第六批26处历史建筑 包括台江书院、合春商号等 [editor] => (编辑)叶虹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3-11-17 10:03:26 [createdby] => 10025 [createdip] => 112.54.37.33 [published] => 2023-11-17 10:03:26 [publishedby] => 10025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modifiedby] => 0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1551 [virtual_pv] => 425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cdv_type] => 0 [content] =>

记者日前从福州市名城委获悉,经各区政府推荐及专家评审,从11月14日至22日18:00公示台江书院等26处建筑为福州市第六批历史建筑。公示期间,市民若有意见,可来电或来信向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反映。

台江书院。

近年来,福州持续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此前已公布了5批1306处历史建筑。

合春商号活化利用为民宿。

上下杭街区11处建筑入选

公示的26处建筑为:文儒坊2号、麒麟弄5号、学院后巷8号、上杭路85号(西侧)、台江书院、上杭路103号、上杭路123号、上杭路130号、上杭路138-140号、下杭路90号、下杭路96号、下杭路195号、下杭路199号、苍霞3号、合春商号、路通街47号、路通街89号、樟岚44-45号、大门路76-1号、绍岐31号、绍岐40号、上岐黄氏民居、前屿村25号、西庄王家大院、马尾造船厂大礼堂、长柄剧院。

此次公示的26处历史建筑中,上下杭街区有11处,接近总数的一半。

清末民国初,福州有一条“网红街”,饭店、酒楼、钱庄、报馆、旅社等一应俱全。它就是中平路,也被人称为“杨半街”,因为杨氏合春商号在这条街上拥有近半的产业,如浣花庄、新紫銮歌舞厅、庆菁典业、大东饭店等。

中平路后面的合春弄、合春巷、后洋里等也有许多与杨家息息相关的宅院。其中,此次公示名单中的合春商号正是位于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合春巷10号的杨氏祖屋。

该宅院由创办合春商号的杨氏兄弟杨启文、杨启善建于清道光年间,后成为杨氏第三代杨文畴的房产之一。宅院前后三进,平面异形。一进小院修缮后复建;二进主座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卷棚顶装饰,建筑挑高,次间、披榭均为两层,厅内太师壁上做卷书弯枋一斗三升;三进形制与二进基本相同,后天井还有后罩楼一座,与主座披榭形成双层环廊。后墙开门通利发巷。

宅院前通巷道后连码头,地理位置优越,建成后既承担了杨氏部分家眷的居住功能,又承担了商号进出码头货物流通及仓储功能。该建筑2017年完成修缮,后活化利用为上下杭第一家民宿——杭舍。

台江书院位于上杭路94号,依彩气山而建,院前有一棵巨大的古榕,过去树上常栖满白鹭,因此被人唤作“白鹭树”,还被当年走水路往来上下杭的商人当作指引航路的“灯塔”。

关于台江书院的史料较少,据说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中叶闽中富商高文骐捐资重修。光绪末年科举废除,书院改为台江两等小学堂。

该建筑已修缮完毕,为合院式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656平方米。建筑主体为穿斗式木构架,屋顶为硬山顶,共两进,门窗、太师壁、雕花、石柱础等构件精美。

西庄王家大院。

这些历史建筑承载红色记忆

西庄王家大院位于晋安区新店镇健康村西庄245号。王家大院曾是解放军第二十八军福州军部所在地。1949年8月,由首任军长朱绍清少将指挥的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参加福州战役,歼灭国民党军4万人,为解放福州作出了巨大贡献。

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王家大院是闽台王氏宗亲重要交流基地。如今,王家大院已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双拥教育基地、对台教育基地。

该建筑为合院式古民居,坐西朝东,由下落门厅、上落主座、左右披榭组成。厅内做一字屏并有屏柱,太师壁上做卷书弯枋一斗三升,悬山屋顶,木构架、太师壁、门窗、雕花、石柱础等构件具有时代代表性。

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学院后巷8号,也是此次公示的历史建筑之一。

该建筑为合院式古民居,共两进,坐北朝南。一进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出游廊,三步搭步廊、悬充雀替挑檐,一字屏门,太师壁、隔架上做一斗三升。前后各有天井披榭。该建筑雕饰精美,反映出特定时期的建筑工程技术和审美需求,2019年完成修缮。

学院后巷8号后门通张日章故居。朱紫坊有“海军一条街”之称,张日章是民国海军运输舰队司令,抗战期间指挥少量船只,抢运了大量物资前往重庆,成为抗日英雄。福州解放时,张日章没有随国民党前往台湾,而是继续留在福州。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爱国人士秦望山曾居住在张日章故居的第一进西厢房,并于1970年终老于此。


来源:福州新闻网
编辑:叶虹 责编:林真贞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thumb\/10001\/202311\/506373c31402f067fb28aa48aea33920.jpeg@w618_h464.jpeg","id":"2734491"}] [url] => /p/360513.html [all_pv] => 1551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 [menu] => 226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thumb/10001/202311/506373c31402f067fb28aa48aea33920.jpeg@w618_h464.jpeg ) 1

福州公示第六批26处历史建筑 包括台江书院、合春商号等

2023-11-17 10:03   福视悦动  

记者日前从福州市名城委获悉,经各区政府推荐及专家评审,从11月14日至22日18:00公示台江书院等26处建筑为福州市第六批历史建筑。公示期间,市民若有意见,可来电或来信向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反映。

台江书院。

近年来,福州持续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此前已公布了5批1306处历史建筑。

合春商号活化利用为民宿。

上下杭街区11处建筑入选

公示的26处建筑为:文儒坊2号、麒麟弄5号、学院后巷8号、上杭路85号(西侧)、台江书院、上杭路103号、上杭路123号、上杭路130号、上杭路138-140号、下杭路90号、下杭路96号、下杭路195号、下杭路199号、苍霞3号、合春商号、路通街47号、路通街89号、樟岚44-45号、大门路76-1号、绍岐31号、绍岐40号、上岐黄氏民居、前屿村25号、西庄王家大院、马尾造船厂大礼堂、长柄剧院。

此次公示的26处历史建筑中,上下杭街区有11处,接近总数的一半。

清末民国初,福州有一条“网红街”,饭店、酒楼、钱庄、报馆、旅社等一应俱全。它就是中平路,也被人称为“杨半街”,因为杨氏合春商号在这条街上拥有近半的产业,如浣花庄、新紫銮歌舞厅、庆菁典业、大东饭店等。

中平路后面的合春弄、合春巷、后洋里等也有许多与杨家息息相关的宅院。其中,此次公示名单中的合春商号正是位于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合春巷10号的杨氏祖屋。

该宅院由创办合春商号的杨氏兄弟杨启文、杨启善建于清道光年间,后成为杨氏第三代杨文畴的房产之一。宅院前后三进,平面异形。一进小院修缮后复建;二进主座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卷棚顶装饰,建筑挑高,次间、披榭均为两层,厅内太师壁上做卷书弯枋一斗三升;三进形制与二进基本相同,后天井还有后罩楼一座,与主座披榭形成双层环廊。后墙开门通利发巷。

宅院前通巷道后连码头,地理位置优越,建成后既承担了杨氏部分家眷的居住功能,又承担了商号进出码头货物流通及仓储功能。该建筑2017年完成修缮,后活化利用为上下杭第一家民宿——杭舍。

台江书院位于上杭路94号,依彩气山而建,院前有一棵巨大的古榕,过去树上常栖满白鹭,因此被人唤作“白鹭树”,还被当年走水路往来上下杭的商人当作指引航路的“灯塔”。

关于台江书院的史料较少,据说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中叶闽中富商高文骐捐资重修。光绪末年科举废除,书院改为台江两等小学堂。

该建筑已修缮完毕,为合院式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656平方米。建筑主体为穿斗式木构架,屋顶为硬山顶,共两进,门窗、太师壁、雕花、石柱础等构件精美。

西庄王家大院。

这些历史建筑承载红色记忆

西庄王家大院位于晋安区新店镇健康村西庄245号。王家大院曾是解放军第二十八军福州军部所在地。1949年8月,由首任军长朱绍清少将指挥的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参加福州战役,歼灭国民党军4万人,为解放福州作出了巨大贡献。

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王家大院是闽台王氏宗亲重要交流基地。如今,王家大院已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双拥教育基地、对台教育基地。

该建筑为合院式古民居,坐西朝东,由下落门厅、上落主座、左右披榭组成。厅内做一字屏并有屏柱,太师壁上做卷书弯枋一斗三升,悬山屋顶,木构架、太师壁、门窗、雕花、石柱础等构件具有时代代表性。

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学院后巷8号,也是此次公示的历史建筑之一。

该建筑为合院式古民居,共两进,坐北朝南。一进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出游廊,三步搭步廊、悬充雀替挑檐,一字屏门,太师壁、隔架上做一斗三升。前后各有天井披榭。该建筑雕饰精美,反映出特定时期的建筑工程技术和审美需求,2019年完成修缮。

学院后巷8号后门通张日章故居。朱紫坊有“海军一条街”之称,张日章是民国海军运输舰队司令,抗战期间指挥少量船只,抢运了大量物资前往重庆,成为抗日英雄。福州解放时,张日章没有随国民党前往台湾,而是继续留在福州。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爱国人士秦望山曾居住在张日章故居的第一进西厢房,并于1970年终老于此。


来源:福州新闻网
编辑:叶虹 责编:林真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