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360078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沈葆桢故居年底完成修缮 院内百年流苏露“真容” [editor] => (编辑)叶虹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3-11-14 14:23:25 [createdby] => 10025 [createdip] => 112.54.37.33 [published] => 2023-11-14 14:23:25 [publishedby] => 10025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modifiedby] => 0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1423 [virtual_pv] => 377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cdv_type] => 0 [content] =>

曲径通幽处,古厝花木深。古厝中的花木,见证了古厝的风雨,也是古厝的生命符号。记者从福州市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和文物部门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开始进场修缮的沈葆桢故居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修缮。而随着修缮的进行,三坊七巷内“藏”得最深、规格最大、过去难窥全貌的百年流苏树,终于露出了“真容”。

城内最大流苏古树 揭开神秘面纱

14日,记者在沈葆桢故居的修缮现场看到,围挡仍未撤除,而古厝侧落一进,20世纪80年代搭建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因影响古厝风貌和安全,已按照修缮方案被拆除。透过围挡的缝隙可以看到,院内原本被二层混凝土结构建筑遮挡的流苏树已经露出了“真容”。

透过缝隙可以看出院内流苏树规格大,高过围墙。

现在正值落叶季,院内流苏树的枝叶不算繁茂,但仍可以看出其树高超过三层楼,属大规格古树。据悉,被拆除的二层混凝土结构后续将恢复为一层围墙。

透过缝隙可以看出院内流苏树规格大,高过围墙。

流苏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三坊七巷内有两处。衣锦坊41号的百年老流苏被称为“流苏王”,枝叶大半探出墙外,每年的花讯都牵动着万千爱花人的心。而沈葆桢故居内的流苏是福州市区规格最大的一株流苏树,但“藏”得最深,生长在古厝内,如深宫后妃,难睹真容。

今年4月,沈葆桢故居内百年流苏开花时如“四月雪”。

今年4月,沈葆桢故居内百年流苏开花时如“四月雪”。

如今,随着古厝修缮的进行,这棵百年流苏树也向世人揭开神秘的面纱。待来年4月流苏花开之时,爱花之人又有一处赏流苏的好去处。

耗时约8个月 古厝年底完成修缮

位于三坊七巷宫巷26号的古厝,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已有近400年历史。清同治年间,时任江西巡抚的沈葆桢购置了这栋古厝,并加以修葺,此后沈家后人就居住于此。

沈葆桢故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超过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3460平方米。经过了近400年,这里形成了主落、侧落、边落的格局,明、清、民国建筑特征在古厝中并存。其中主落一共有四进,二进和三进之间有覆龟亭相连,四进后座为两层楼阁;另有侧落四进,边落三进,都带着典型福州传统古民居的特征。

沈葆桢故居年底可完成修缮。

2006年,沈葆桢故居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十几年间,该古厝进行过零星修缮。今年4月,福州市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开始组织进场,启动古厝修缮。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底,沈葆桢故居可完成修缮工作。


来源:福州新闻网
编辑:叶虹 责编:庄颖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thumb\/10001\/202311\/928a5ba3a4a4a472b0c2251fc8af78e5.jpeg@w588_h441.jpeg","id":"2732931"}] [url] => /p/360078.html [all_pv] => 1423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 [menu] => 226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thumb/10001/202311/928a5ba3a4a4a472b0c2251fc8af78e5.jpeg@w588_h441.jpeg ) 1

沈葆桢故居年底完成修缮 院内百年流苏露“真容”

2023-11-14 14:23   福视悦动  

曲径通幽处,古厝花木深。古厝中的花木,见证了古厝的风雨,也是古厝的生命符号。记者从福州市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和文物部门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开始进场修缮的沈葆桢故居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修缮。而随着修缮的进行,三坊七巷内“藏”得最深、规格最大、过去难窥全貌的百年流苏树,终于露出了“真容”。

城内最大流苏古树 揭开神秘面纱

14日,记者在沈葆桢故居的修缮现场看到,围挡仍未撤除,而古厝侧落一进,20世纪80年代搭建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因影响古厝风貌和安全,已按照修缮方案被拆除。透过围挡的缝隙可以看到,院内原本被二层混凝土结构建筑遮挡的流苏树已经露出了“真容”。

透过缝隙可以看出院内流苏树规格大,高过围墙。

现在正值落叶季,院内流苏树的枝叶不算繁茂,但仍可以看出其树高超过三层楼,属大规格古树。据悉,被拆除的二层混凝土结构后续将恢复为一层围墙。

透过缝隙可以看出院内流苏树规格大,高过围墙。

流苏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三坊七巷内有两处。衣锦坊41号的百年老流苏被称为“流苏王”,枝叶大半探出墙外,每年的花讯都牵动着万千爱花人的心。而沈葆桢故居内的流苏是福州市区规格最大的一株流苏树,但“藏”得最深,生长在古厝内,如深宫后妃,难睹真容。

今年4月,沈葆桢故居内百年流苏开花时如“四月雪”。

今年4月,沈葆桢故居内百年流苏开花时如“四月雪”。

如今,随着古厝修缮的进行,这棵百年流苏树也向世人揭开神秘的面纱。待来年4月流苏花开之时,爱花之人又有一处赏流苏的好去处。

耗时约8个月 古厝年底完成修缮

位于三坊七巷宫巷26号的古厝,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已有近400年历史。清同治年间,时任江西巡抚的沈葆桢购置了这栋古厝,并加以修葺,此后沈家后人就居住于此。

沈葆桢故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超过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3460平方米。经过了近400年,这里形成了主落、侧落、边落的格局,明、清、民国建筑特征在古厝中并存。其中主落一共有四进,二进和三进之间有覆龟亭相连,四进后座为两层楼阁;另有侧落四进,边落三进,都带着典型福州传统古民居的特征。

沈葆桢故居年底可完成修缮。

2006年,沈葆桢故居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十几年间,该古厝进行过零星修缮。今年4月,福州市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开始组织进场,启动古厝修缮。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底,沈葆桢故居可完成修缮工作。


来源:福州新闻网
编辑:叶虹 责编: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