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333903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向“新”要动力 福州金山工业园区“蝶变”升级 [editor] => (编辑)林昱星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3-06-19 09:33:47 [createdby] => 10006 [createdip] => 112.54.37.33 [published] => 2023-06-19 12:28:29 [publishedby] => 10006 [modified] => 2023-06-19 12:28:31 [modifiedby] => 10054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879 [virtual_pv] => 396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0188d13c5a9cc00100002d42b822cc66 [cdv_type] => 1 [content] =>

走进地处乌龙江畔的福州金山工业园区橘园洲片区,可以看到一栋栋崭新的产业大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蓝色玻璃幕墙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显眼。登高俯瞰,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创新型产业园区正成为江滨新地标。

就在3年多前,橘园洲片区还是连片低矮的闲置旧厂房,占地约1300亩,总建筑面积不足57万平方米。2020年4月,该片区正式启动改造,以政府收储开发、国企开发利用模式,对4个地块246.7亩土地拆旧建新,同时配套建设企业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打造智能产业生态链。

“截至今年2月,新增高标准工业厂房45.6万平方米、新增产业发展空间约33万平方米,容积率从原先的平均1.3提高到2.89。”负责该片区改造的福州市仓山区土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声说。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橘园洲片区智能产业园。(石美祥 摄)

向“天”要土地,向“新”要动力。“将原先的制衣、制鞋、塑胶等旧产业迁出,新增招商资源全部用于招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企业,租金水平较市场上同类场地低约20%。”福州金山工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处处长姚力介绍,在硬件提升之外,片区在审批服务、融资等方面提供精细化服务,目前已吸引星网锐捷、宝宝巴士、亿力集团等20余家企业落户。

橘园洲片区的“蝶变”,正是传统工业集中区福州金山工业园区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的缩影。

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金山工业园区,共包括橘园洲、金山、浦上、福湾、义序5个片区,经过20多年发展,土地整合难度大、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等问题凸显,总占地面积约1.35万亩,建筑容积率仅1.0左右,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工业功能弱化。

以园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金山工业园区通过“政府主导、国企开发、企业进驻”的收储提升、企业自主提升、建设“园中园”等模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逐步剥离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引导智能产业、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二强三”。

位于金山片区的互联网小镇,曾因为产业迁出、企业关停,只剩下一栋栋老旧厂房,因为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一度成为当地村民的“放牛地”。近两年,园区引入福建飞客科技有限公司盘活资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推动产业“腾笼换鸟”。

“‘小镇’已入驻企业200余家,其中超过80%的企业是互联网数字类型企业,打造成为集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网络安全和数字视听直播等产业于一体的科技创新聚集地。”飞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平说。

图为互联网小镇的大数据产业基地楼。新华社记者王成 摄

大榕树创意园占地面积56亩,早期曾是一个矿泉水厂所在地,2016年由福建瑞坤大榕树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驻后投入1亿余元重新改造,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容积率从1.0提高到1.6。

“园区办公场所处于动态饱和状态,主导业态是科技创新产业,现有科技型企业13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0家,包括多家未来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瑞坤大榕树公司董事长陈腾飞说。

“向空间要效益、向产业要效益。”福州金山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建康表示,智能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目前园区智能产业企业超700家,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


来源:新华社
编辑:林昱星 责编:林真贞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10001\/202306\/a64324d8177e0bca83820d45a867f069.jpeg","id":"2638308"}] [url] => /p/333903.html [all_pv] => 879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 [menu] =>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306/a64324d8177e0bca83820d45a867f069.jpeg ) 1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向“新”要动力 福州金山工业园区“蝶变”升级

2023-06-19 12:28   福视悦动  

走进地处乌龙江畔的福州金山工业园区橘园洲片区,可以看到一栋栋崭新的产业大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蓝色玻璃幕墙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显眼。登高俯瞰,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创新型产业园区正成为江滨新地标。

就在3年多前,橘园洲片区还是连片低矮的闲置旧厂房,占地约1300亩,总建筑面积不足57万平方米。2020年4月,该片区正式启动改造,以政府收储开发、国企开发利用模式,对4个地块246.7亩土地拆旧建新,同时配套建设企业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打造智能产业生态链。

“截至今年2月,新增高标准工业厂房45.6万平方米、新增产业发展空间约33万平方米,容积率从原先的平均1.3提高到2.89。”负责该片区改造的福州市仓山区土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声说。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橘园洲片区智能产业园。(石美祥 摄)

向“天”要土地,向“新”要动力。“将原先的制衣、制鞋、塑胶等旧产业迁出,新增招商资源全部用于招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企业,租金水平较市场上同类场地低约20%。”福州金山工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处处长姚力介绍,在硬件提升之外,片区在审批服务、融资等方面提供精细化服务,目前已吸引星网锐捷、宝宝巴士、亿力集团等20余家企业落户。

橘园洲片区的“蝶变”,正是传统工业集中区福州金山工业园区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的缩影。

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金山工业园区,共包括橘园洲、金山、浦上、福湾、义序5个片区,经过20多年发展,土地整合难度大、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等问题凸显,总占地面积约1.35万亩,建筑容积率仅1.0左右,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工业功能弱化。

以园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金山工业园区通过“政府主导、国企开发、企业进驻”的收储提升、企业自主提升、建设“园中园”等模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逐步剥离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引导智能产业、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二强三”。

位于金山片区的互联网小镇,曾因为产业迁出、企业关停,只剩下一栋栋老旧厂房,因为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一度成为当地村民的“放牛地”。近两年,园区引入福建飞客科技有限公司盘活资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推动产业“腾笼换鸟”。

“‘小镇’已入驻企业200余家,其中超过80%的企业是互联网数字类型企业,打造成为集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网络安全和数字视听直播等产业于一体的科技创新聚集地。”飞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平说。

图为互联网小镇的大数据产业基地楼。新华社记者王成 摄

大榕树创意园占地面积56亩,早期曾是一个矿泉水厂所在地,2016年由福建瑞坤大榕树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驻后投入1亿余元重新改造,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容积率从1.0提高到1.6。

“园区办公场所处于动态饱和状态,主导业态是科技创新产业,现有科技型企业13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0家,包括多家未来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瑞坤大榕树公司董事长陈腾飞说。

“向空间要效益、向产业要效益。”福州金山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建康表示,智能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目前园区智能产业企业超700家,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


来源:新华社
编辑:林昱星 责编:林真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