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1812—1885) 作者:翁志承 尺寸:60×98cm
湖南湘阴人,晚清中兴名臣,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左宗棠为道光举人,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1885年在福州病逝,清廷追赠“太傅”, 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画作现藏于福州城市会客厅。
身无读破联 左宗棠 书
左宗棠一生经历了挥戈东南平定太平天国、北上平捻解京师之忧、领兵西征收复新疆、洋务运动师夷制夷等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树立了座座丰碑。同时,他也在福州的社会图景上,留下了御侮强国的壮丽诗篇。
海防强国 创办船政
左宗棠在福州马尾首创船政,掀开了中国造船工业历史第一页。晚清社会矛盾激化、列强环伺,左宗棠认为要复兴中华,就必须要驱除外侮。而近代海防建设则是重中之重。
1866年,左宗棠向清政府提请创办福州船政局。他提出要抵御外来侵略,必须建立一支新式的海军,要建立海军就得自己造船。而他这项决定遭受多方阻挠,反对方认为造船耗资巨大,收效甚微。左宗棠不顾纷起蜚语,力陈自造船只的益处。在他的坚持与努力下,终获清政府的批准。
之后,他雷厉风行,创建福建马尾造船厂与船政学堂,不但费心劳神,而且当马尾船政经费吃紧时,他还将自己的薪银用于建设。马尾船政,不仅建船、造兵舰,还研制飞机,更重要的是办学堂、引人才,培养与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与杰出的海军将士。40多年时间里,“马尾船政”先后建造了44艘大小兵船和商船,也走出了近现代启蒙思想教育家严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首任总工程师王助,也有在甲午战争以及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军事将领刘步蟾、林永升、黄建勋、林泰曾等。左宗棠因此获得“船政之父”的美誉。
福州城市会客厅呈现的左宗棠画卷,就是再现左宗棠与他所创办的福州船政。“福州船政局的创办,离不开左宗棠的高瞻远瞩。画面里左宗棠站立在闽江岸边,烟云将人物和背景糅合在一起,通过画作的叠加、重影,制造类似于穿越的追溯,承载了对这位伟人的追思。”画作作者翁志承如是说。
尽管存在诸多阻挠与反对声,但在左宗棠的坚持下福州船政局顽强地开建,它以斐然的成绩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种种原因,马尾船政渐渐式微,但它的开创,也唤起了国人实业救国、独立自强的爱国精神,在史书上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而这一笔,仅仅是左宗棠所书写的御侮强国篇章之一。
御侮抗敌 保卫疆土
1876年春天,步入花甲的左宗棠正式拉开西征大幕。在西北大营,左宗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定下“缓进速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气贯山河,横扫天山南北。不到两年时间,除伊犁外,新疆全境光复。
西北政局刚稳,东南法国便组织远东舰队杀了过来。1884年8月,法国突袭福建马尾海港,中法战争全面爆发。为赶走侵略者,72岁高龄的左宗棠主动请缨,拖着病体奔赴福建。
翁志承所绘画面中,左宗棠手按腰刀,老将风采依旧。“左宗棠是近代史上一颗闪亮的星,他在前线奋勇杀敌,在后方还要与清廷求和派斗智斗勇,力保河山疆土,寸土不让。因此画面中左宗棠是一个官员的形象,坚定的眼神体现阅尽千帆的智慧。”
兴文教办经贸 千古智慧
左宗棠戎马一生,其“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为海防海军建设,捍卫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他兴办了福州文教和经贸,促进东南沿海的发展。
左宗棠兴办正谊书局,以续闽学之绪,深夜求访杨浚,让其担任《正谊堂全书》的总校。办学时体贴寒士,设置“膏火”,为他们提供奖助学金,同时注重品行考察,传承、广大了闽学。在经贸上,左宗棠因地制宜,开蚕棉之馆,办沿海茶港,发展甘蔗种植业,试办闽台地区制糖业,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稳固了闽台局势。
马尾造船厂的红砖,斑驳了岁月;正谊书院的书香,再掀尘封的记忆。翁志承说:“斯人已矣,我们如今只能凭借历史的只言片语,通过画笔再现当时情景,来体会伟人的壮士长歌,鲜衣怒马,以期伟人的精神气概,永久地留存,激励后人。”
文/叶靖芳
(画家简介:翁志承,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为福建省画院专职画家,艺术事务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