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263478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如果没有他的保护支持,三坊七巷早已不在了” [editor] => (责编)林真贞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2-05-17 20:26:28 [createdby] => 10092 [createdip] => 112.54.37.33 [published] => 2022-05-17 20:26:28 [publishedby] => 10092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modifiedby] => 0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1363 [virtual_pv] => 395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1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cdv_type] => 0 [content] =>


2021年3月24日下午,正在福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城沸腾了。

“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言者恳挚,听者动容。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习近平总书记同这片古老街巷之间,有着一段跨越三十年的守护情缘。

福州三坊七巷,被称为“里坊制度活化石”,见证千百年历史变迁。上世纪80年代,城市开发热潮的冲击下,这里一度岌岌可危。

坊巷北隅,林觉民故居静立闹市。其门前的文物保护石碑上,赫然写着大大的“拆”字。

紧要关头,一场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会上一锤定音:“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从“拆”到“修”,一字之变,展现的是城市管理者的远见和魄力。

“100多天时间就把这里抢修起来了!不久后,三坊七巷里其他历史建筑也陆续被修缮、保护起来。”时隔多年,回忆那次文物“解救行动”,福州文史专家李厚威记忆犹新,并一直感念着习近平总书记,“如果没有他的保护支持,三坊七巷早已不在了!”

推动确定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条例、建立文物局和考古队、要求城建项目立项时需文物部门盖章……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为当地建立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奠定根基。

“从保护文物本身,到提升全社会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将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视作同等重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我们的智慧和财富。”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说。

三十多年过去了,从“保下来”到“活起来”,三坊七巷活态遗产焕发着新的生机。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走进三坊七巷,但见白墙黛瓦、飞檐翘角,与软木画、油纸伞、寿山石等民间艺术业态相映成趣;古厝连绵中,各类主题博物馆、地方戏曲演出与名人故事、明清建筑“亲密接触”……“古厝+非遗”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三坊七巷在保护中“活化”利用,持续释放活力。

“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年过七旬的陈永健,是福州三坊七巷一名志愿讲解员。他喜欢把讲解第一站安排在林觉民故居,在布置一新的展厅里为游客深情朗诵《与妻书》。

“投影墙上的情景片段,能让游客感同身受,很多人听了都双眼盈泪。”陈永健说,“林觉民故居展陈的全面提升,是对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的接力。”

修缮保护,延续文物古建的生命;文化传统,滋养一个民族的灵魂。

“很多旅居海外的人回来后,专程要到三坊七巷走一走。”在三坊七巷出生长大,陈永健对这里有着深厚感情,“我从小听着林则徐、沈葆桢等仁人志士的故事长大,那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激励着我。现在我站在这片古建筑里讲他们的故事,更有自信、有底气。”

20年前,习近平应邀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时,这样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岁月流逝,情怀如一。

造访广州永庆坊,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

走进北京胡同,提出“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

登上平遥古城墙,要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饱含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始终高度重视古街古城保护,守护民族文化根脉。

“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从保住一条巷,到珍视一座城,再到治理一个国,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文化情怀融汇于家事国事天下事,历史责任贯穿着昨天今天和明天。


来源:新华社
编辑:强婕宁 责编:林真贞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10001\/202205\/d0701291accdebbfb40c42b4176d085c.jpeg","id":"2329446"}] [url] => /p/263478.html [all_pv] => 1363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2] => Array ( [0] => 三坊七巷 [1] => 习近平 [2] => 保护 [3] => 文化 [4] => 历史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 [menu] => 226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0] => Array ( [relateid] => 234594 [appid] => 1 [pcUrl] => https://www.zohi.tv/p/234594.html [wapUrl] => https://m-fztvapp.zohi.tv/p/234594.html [published_timestamp] => 1641886894 [published] => 1641886894 [pv] => 1454 [virtual_pv] => 369 [all_pv] => 1454 [title] => 小里坊 大学问 ——从福州三坊七巷保护看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指示精神 [has_thumb] => 1 [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201/89a6345dc0aeea69b4c2f31328597167.jpeg ) [1] => Array ( [relateid] => 234502 [appid] => 1 [pcUrl] => https://www.zohi.tv/p/234502.html [wapUrl] => https://m-fztvapp.zohi.tv/p/234502.html [published_timestamp] => 1641865068 [published] => 1641865068 [pv] => 1428 [virtual_pv] => 431 [all_pv] => 1428 [title] => 光明日报专刊关注福州三坊七巷:小里坊 大学问 [has_thumb] => 1 [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201/28dbffe50fc447be5cb754a8d97c5d80.jpeg ) [2] => Array ( [relateid] => 248217 [appid] => 1 [pcUrl] => https://www.zohi.tv/p/248217.html [wapUrl] => https://m-fztvapp.zohi.tv/p/248217.html [published_timestamp] => 1646982362 [published] => 1646982362 [pv] => 1152 [virtual_pv] => 457 [all_pv] => 1152 [title] => 提升最美闽都体验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公示 [has_thumb] => 1 [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203/15e9ce17f4d9a10ffb93b956e4a458da.png ) [3] => Array ( [relateid] => 203502 [appid] => 1 [pcUrl] => https://www.zohi.tv/p/203502.html [wapUrl] => https://m-fztvapp.zohi.tv/p/203502.html [published_timestamp] => 1625995984 [published] => 1625995984 [pv] => 209 [virtual_pv] => 460 [all_pv] => 209 [title] => 福州:以珍爱之心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has_thumb] => 1 [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107/0b8fd1e2817debc3832a25ad59549e9b.jpeg ) [4] => Array ( [relateid] => 231336 [appid] => 1 [pcUrl] => https://www.zohi.tv/p/231336.html [wapUrl] => https://m-fztvapp.zohi.tv/p/231336.html [published_timestamp] => 1640312907 [published] => 1640312907 [pv] => 124 [virtual_pv] => 376 [all_pv] => 124 [title] => 重磅!温泉列入《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保护内容 [has_thumb] => 1 [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112/b9a751434826fd574c425c814742b1cc.jpeg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205/d0701291accdebbfb40c42b4176d085c.jpeg ) 1

“如果没有他的保护支持,三坊七巷早已不在了”

2022-05-17 20:26   福视悦动  


2021年3月24日下午,正在福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城沸腾了。

“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言者恳挚,听者动容。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习近平总书记同这片古老街巷之间,有着一段跨越三十年的守护情缘。

福州三坊七巷,被称为“里坊制度活化石”,见证千百年历史变迁。上世纪80年代,城市开发热潮的冲击下,这里一度岌岌可危。

坊巷北隅,林觉民故居静立闹市。其门前的文物保护石碑上,赫然写着大大的“拆”字。

紧要关头,一场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会上一锤定音:“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从“拆”到“修”,一字之变,展现的是城市管理者的远见和魄力。

“100多天时间就把这里抢修起来了!不久后,三坊七巷里其他历史建筑也陆续被修缮、保护起来。”时隔多年,回忆那次文物“解救行动”,福州文史专家李厚威记忆犹新,并一直感念着习近平总书记,“如果没有他的保护支持,三坊七巷早已不在了!”

推动确定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条例、建立文物局和考古队、要求城建项目立项时需文物部门盖章……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为当地建立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奠定根基。

“从保护文物本身,到提升全社会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将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视作同等重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我们的智慧和财富。”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说。

三十多年过去了,从“保下来”到“活起来”,三坊七巷活态遗产焕发着新的生机。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走进三坊七巷,但见白墙黛瓦、飞檐翘角,与软木画、油纸伞、寿山石等民间艺术业态相映成趣;古厝连绵中,各类主题博物馆、地方戏曲演出与名人故事、明清建筑“亲密接触”……“古厝+非遗”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三坊七巷在保护中“活化”利用,持续释放活力。

“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年过七旬的陈永健,是福州三坊七巷一名志愿讲解员。他喜欢把讲解第一站安排在林觉民故居,在布置一新的展厅里为游客深情朗诵《与妻书》。

“投影墙上的情景片段,能让游客感同身受,很多人听了都双眼盈泪。”陈永健说,“林觉民故居展陈的全面提升,是对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的接力。”

修缮保护,延续文物古建的生命;文化传统,滋养一个民族的灵魂。

“很多旅居海外的人回来后,专程要到三坊七巷走一走。”在三坊七巷出生长大,陈永健对这里有着深厚感情,“我从小听着林则徐、沈葆桢等仁人志士的故事长大,那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激励着我。现在我站在这片古建筑里讲他们的故事,更有自信、有底气。”

20年前,习近平应邀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时,这样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岁月流逝,情怀如一。

造访广州永庆坊,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

走进北京胡同,提出“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

登上平遥古城墙,要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饱含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始终高度重视古街古城保护,守护民族文化根脉。

“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从保住一条巷,到珍视一座城,再到治理一个国,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文化情怀融汇于家事国事天下事,历史责任贯穿着昨天今天和明天。


来源:新华社
编辑:强婕宁 责编:林真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