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248751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福州16条重点产业链集聚发展优化升级 [editor] => (编辑)强婕宁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2-03-14 11:07:37 [createdby] => 10056 [createdip] => 112.54.37.33 [published] => 2022-03-14 11:07:42 [publishedby] => 10056 [modified] => 2022-03-14 11:16:14 [modifiedby] => 10054 [up_line_time] => 0 [down_line_time] => 0 [digg] => 0 [pv] => 2093 [virtual_pv] => 451 [virtual_digg] => 0 [click_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1 [recommend] => 0 [audit_step]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audit] => 1 [enablecopyright] => 0 [locktime] => 0 [locker] => 0 [sort] => 0 [watermark] => 0 [is_auto_published]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cdv_id] => 017f8664fb1dc0010000cd2bcfc14cec [cdv_type] => 1 [content] =>

兴产业,强实力。去年以来,福州市以完善产业链为突破口,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五大千亿产业集群、16条重点产业链集聚发展、优化升级,一链接一链,绘就高质量发展美好图景。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林双伟 摄

实施链长制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去年8月,福州出台《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以“锻造优势长板,补齐弱项短板,做大做强‘链主’企业,提升配套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夯实产业链基础,优化产业生态”为核心思路,聚焦纺织功能新材料、新型显示、高端精细化工等16条重点产业链,实施“一条产业链、一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的链长制工作机制,全力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打造一批有福州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

战鼓擂响,催人奋进。各产业链专班实施“挂图作战”,梳理发展现状,明确发展重点,研究制定“一图谱+N清单”,即产业链全景图,以及重点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清单等。

现有重点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246.47亿元……翻开纺织功能新材料产业链全景图,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分布、优势领域、薄弱环节、缺失环节、招商重点等情况一目了然。

“结合产业链全景图,从原材料生产、纺织化纤生产、服装家纺生产三个环节出发,梳理出福州纺织功能新材料产业链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工作时可对接的龙头企业名单,做到‘有的放矢’。”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补齐针织染整、高端面料的短板,“链长”多次召开专题会、现场办公会,重点推进连江可门绿色纺织产业园项目,目前已签约福建领逸纺织等11家企业,并陆续动工。

以链长制为抓手,在传统优势产业强筋健骨的同时,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链也捷报频传,不断提升福州全产业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

新型显示产业链重点项目持续推进——福米恒美产业园的恒美光电偏光片、福美显材贴合、福米模组三个项目抓紧推进,其中恒美光电偏光片项目预计今年建成投产,满产后预计年产偏光片8000万平方米。

风电装备产业链再传捷报——日前,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这是我国已下线的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目前,产业园已集聚叶片厂、电机、塔筒等配套企业10家,产业集群粗具规模,还将促进大容量机组研发、船舶装备制造、钢结构加工制造和海洋建筑工程等相关产业的集聚和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

链上解难题 重点项目建设“加速跑”

走进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总投资500亿元的万华化学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已进入钢结构及设备安装阶段,向项目投产冲刺。这是福州近年来引进的最大化工产业项目,将推动福建省突破MDI技术瓶颈,带动东南电化TDI项目技术改造升级,实现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作为万华福建工业园异氰酸酯一体化产业链必不可少的一环,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扩建25万吨/年TDI项目上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9.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4.89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江阴港城经济区的TDI制造技术,带动下游PVC及其他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产业链发展,对振兴民族工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万华化学(福建)年产80万吨PVC项目是万华福建工业园异氰酸酯一体化产业链的核心项目,总投资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亿元,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加速江阴港城经济区化工产业链下游企业集聚,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链长”服务是关键。“对于万华集团提出的200多项问题和诉求,我们第一时间汇总、协调、反馈,给企业吃下‘定心丸’,最终实现重大突破。”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如,数百吨重的大件设备从江阴港码头上岸后,需由特种车辆运至13公里外的工地,沿路有障碍设施43处。“涉及电信、电力等部门的线路,以及市政、自来水等部门的管网,协调部门多、工作量大,但只要企业有需求,我们就会义不容辞做好服务保障。”江阴港城经济区管委会城建处负责人说。

福州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服务机制,建立完善产业链重点项目库,谋划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实现滚动更新、无缝接续。坚持问题导向,“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建立重点项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全周期服务、全过程跟进,建立工作台账,对题作答、对账销号,切实推动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产业链招商 加快强链补链延链

不久前,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计划在连江县可门经济开发区投资锂电铜箔和稀土磁材项目。提及合作初衷,正威集团战略委员会投融资总经理张宸坚说:“当地产业集群优势和惠企政策深深吸引着我们。同时,政府服务意识强,虽是第一次合作,却如同老朋友一样,我们十分看好这里的发展潜力!”

当前,可门经济开发区朝着“千亿临港产业新城、国际一流亿吨大港”目标奋勇冲锋。“我们竭力当好‘服务员’和‘推车手’,不仅全力以赴服务企业,还在他们爬坡过坎遇到困难时主动推一把,目前已吸引央企、国企、大型民企等42家企业入驻,2021年实现产值326亿元。”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然表示。

“珍珠只有串在项链上才能更加璀璨”,去年以来,福州紧扣16条重点产业链,精细绘制产业链全景图,理清了产业链锻长板、补短板重点环节。针对这些薄弱、缺失环节,制定产业链招商地图,瞄准招商目标开展上门招商、靶向引资,产业链招商成效明显——

恒申电子级特种气体项目总投资25亿元,生产的高纯硅烷类气体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多晶硅等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填补福州电子芯片特种气体产业空白;

思嘉新材料将从万华化学采购PVC、MDI下游产品——TPU材料,建设形成复合新材料生产基地,有利于推进江阴化工专区的产业聚集,降低对进口复合材料的依赖性;

南平铝业旗下福蓉科技公司在福州台商投资区成功备案福蓉源年产18万吨消费电子铝型材及加工项目,罗源湾畔正崛起千亿冶金产业集群;

……

挥动“链”条,舞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如今,福州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效应凸显,质量优、效率高、动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强婕宁 责编:庄颖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description] => [thumb] => [{"url":"\/a\/10001\/202203\/d9867ed579a18db3b26664aa08729e9f.jpeg","id":"2251893"}] [url] => /p/248751.html [all_pv] => 2093 [pages] => 1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福视悦动 ) ) [menu] => 226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article_thumb] => https://www.zohi.tv/a/10001/202203/d9867ed579a18db3b26664aa08729e9f.jpeg ) 1

福州16条重点产业链集聚发展优化升级

2022-03-14 11:07   福视悦动  

兴产业,强实力。去年以来,福州市以完善产业链为突破口,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五大千亿产业集群、16条重点产业链集聚发展、优化升级,一链接一链,绘就高质量发展美好图景。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林双伟 摄

实施链长制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去年8月,福州出台《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以“锻造优势长板,补齐弱项短板,做大做强‘链主’企业,提升配套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夯实产业链基础,优化产业生态”为核心思路,聚焦纺织功能新材料、新型显示、高端精细化工等16条重点产业链,实施“一条产业链、一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的链长制工作机制,全力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打造一批有福州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

战鼓擂响,催人奋进。各产业链专班实施“挂图作战”,梳理发展现状,明确发展重点,研究制定“一图谱+N清单”,即产业链全景图,以及重点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清单等。

现有重点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246.47亿元……翻开纺织功能新材料产业链全景图,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分布、优势领域、薄弱环节、缺失环节、招商重点等情况一目了然。

“结合产业链全景图,从原材料生产、纺织化纤生产、服装家纺生产三个环节出发,梳理出福州纺织功能新材料产业链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工作时可对接的龙头企业名单,做到‘有的放矢’。”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补齐针织染整、高端面料的短板,“链长”多次召开专题会、现场办公会,重点推进连江可门绿色纺织产业园项目,目前已签约福建领逸纺织等11家企业,并陆续动工。

以链长制为抓手,在传统优势产业强筋健骨的同时,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链也捷报频传,不断提升福州全产业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

新型显示产业链重点项目持续推进——福米恒美产业园的恒美光电偏光片、福美显材贴合、福米模组三个项目抓紧推进,其中恒美光电偏光片项目预计今年建成投产,满产后预计年产偏光片8000万平方米。

风电装备产业链再传捷报——日前,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这是我国已下线的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目前,产业园已集聚叶片厂、电机、塔筒等配套企业10家,产业集群粗具规模,还将促进大容量机组研发、船舶装备制造、钢结构加工制造和海洋建筑工程等相关产业的集聚和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

链上解难题 重点项目建设“加速跑”

走进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总投资500亿元的万华化学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已进入钢结构及设备安装阶段,向项目投产冲刺。这是福州近年来引进的最大化工产业项目,将推动福建省突破MDI技术瓶颈,带动东南电化TDI项目技术改造升级,实现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作为万华福建工业园异氰酸酯一体化产业链必不可少的一环,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扩建25万吨/年TDI项目上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9.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4.89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江阴港城经济区的TDI制造技术,带动下游PVC及其他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产业链发展,对振兴民族工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万华化学(福建)年产80万吨PVC项目是万华福建工业园异氰酸酯一体化产业链的核心项目,总投资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亿元,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加速江阴港城经济区化工产业链下游企业集聚,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链长”服务是关键。“对于万华集团提出的200多项问题和诉求,我们第一时间汇总、协调、反馈,给企业吃下‘定心丸’,最终实现重大突破。”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如,数百吨重的大件设备从江阴港码头上岸后,需由特种车辆运至13公里外的工地,沿路有障碍设施43处。“涉及电信、电力等部门的线路,以及市政、自来水等部门的管网,协调部门多、工作量大,但只要企业有需求,我们就会义不容辞做好服务保障。”江阴港城经济区管委会城建处负责人说。

福州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服务机制,建立完善产业链重点项目库,谋划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实现滚动更新、无缝接续。坚持问题导向,“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建立重点项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全周期服务、全过程跟进,建立工作台账,对题作答、对账销号,切实推动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产业链招商 加快强链补链延链

不久前,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计划在连江县可门经济开发区投资锂电铜箔和稀土磁材项目。提及合作初衷,正威集团战略委员会投融资总经理张宸坚说:“当地产业集群优势和惠企政策深深吸引着我们。同时,政府服务意识强,虽是第一次合作,却如同老朋友一样,我们十分看好这里的发展潜力!”

当前,可门经济开发区朝着“千亿临港产业新城、国际一流亿吨大港”目标奋勇冲锋。“我们竭力当好‘服务员’和‘推车手’,不仅全力以赴服务企业,还在他们爬坡过坎遇到困难时主动推一把,目前已吸引央企、国企、大型民企等42家企业入驻,2021年实现产值326亿元。”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然表示。

“珍珠只有串在项链上才能更加璀璨”,去年以来,福州紧扣16条重点产业链,精细绘制产业链全景图,理清了产业链锻长板、补短板重点环节。针对这些薄弱、缺失环节,制定产业链招商地图,瞄准招商目标开展上门招商、靶向引资,产业链招商成效明显——

恒申电子级特种气体项目总投资25亿元,生产的高纯硅烷类气体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多晶硅等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填补福州电子芯片特种气体产业空白;

思嘉新材料将从万华化学采购PVC、MDI下游产品——TPU材料,建设形成复合新材料生产基地,有利于推进江阴化工专区的产业聚集,降低对进口复合材料的依赖性;

南平铝业旗下福蓉科技公司在福州台商投资区成功备案福蓉源年产18万吨消费电子铝型材及加工项目,罗源湾畔正崛起千亿冶金产业集群;

……

挥动“链”条,舞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如今,福州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效应凸显,质量优、效率高、动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强婕宁 责编:庄颖